第146章 学点真本事(1/2)
背面还贴着一张手绣的图案。
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牡丹。
花瓣层层叠叠,色彩柔和过渡,针脚细密得几乎看不出痕迹。
一看就是几十年如一日苦练出来的真手艺。
“让她明天来。”
苏晓玥把这份表单独挑出来。
“这种人,正是我们最需要的。不只是技术过硬,更重要的是,她懂什么是匠心,什么是对手艺的敬畏。”
林美瑶推门进来,手里抱着一叠考卷。
“笔试题目弄好了,分三块。缝纫常识、布料辨识、简单打版。”
她一边整理资料,一边继续说道。
“都是基础题,但覆盖面广,能看出基本功。”
“可人太多,一天根本考不完。咱们这地方又小,机器也不够,全挤进来也安排不开。”
“分批来吧。”
苏晓玥一手捏了捏眉心。
“先筛出笔试前八十名,淘汰掉那些连布料都认不清的,剩下的再进车间上机器实操。这样既公平,也节省时间。”
“对了。”
林美瑶忽然记起什么,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电报纸。
“早上收到阿米莉娅的电报,说《UC》的拍照团队下月到,问咱们能不能跟拍一期专题。”
她顿了顿,语气中透出几分兴奋。
“人家可是国际大刊,之前只拍过黎国和米兰的高定时装秀,从没来过我们这种小厂。”
苏晓玥眼睛一下亮了,接过电报,仔细读了一遍。
“没问题。”
她站起身,走到日历前,在其中一个日期处画了个圈。
“赶巧碰上新人培训,正好让外头看看,咱这手艺是怎么一代代传下来的。”
……
面试那天,飞裳的车间被临时改成了考场。
七十八个过了笔试的人,排着队一批批进来。
缝纫机前整整齐齐。
每人面前放着一块素白棉布和一张简笔图样。
“今天考两个图案。一只兔子,一朵花。”
小卫清了清嗓子。
“限时四十分钟完成。针法不限,但必须清晰完整,不能跳针、漏针,更不能破布。”
“做完后,记得在布角绣上自己名字。每一针,都要对得起署名。”
苏晓玥双手背在身后,缓缓走动。
她挨个看人的手法,观察每个人握针的姿势、踩踏板的节奏。
大多数人手都在抖,针都拿不稳。
有的甚至还没开机就慌了神。
唯独齐秀珍,不慌不忙,坐姿端正。
更难得的是,她在布角绣名字时,竟如书法般从容。
“齐阿姨。”
苏晓玥在她身边站住,压低声音。
“您以前学过刺绣吗?这手法不像普通人随便练练就能有的。”
齐秀珍抬眼,笑了笑。
“苏厂长,我打小跟着娘学苏绣,七八岁就开始穿针引线。后来在专做双面绣,做了整整二十年。”
她说着,从衣兜里掏出个布包,慢慢打开。
绣片露了出来。
一面是牡丹盛开,层层叠叠的花瓣仿佛能嗅到香气。
另一面是寒梅独放,冷雪压枝,孤傲清冷。
两面图不一样,颜色迥异,意境截然不同。
却用的是同一条丝线,从中心穿出,来回穿梭。
这正是苏绣里最难的“异色绣”。
讲究正反两面图案独立成画,却共用一根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