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生八零:在小渔村发家手札 > 第153章 希望

第153章 希望(2/2)

目录

“这是我们核心团队。”

苏晓玥微微侧身,逐一介绍。

“这位是林美瑶总监,负责所有款式创新。这位是刘琴芬,刺绣组组长,三十多年工龄的老手艺人。还有小卫和袁丽亚,分别负责生产流程和质检。”

阿米莉娅的目光从每个人脸上扫过,语气郑重地说。

“你们能走到今天,不是运气。女工的眼睛里,有股劲儿。那是对生活的倔强,对技艺的热爱。这种东西,我从来没在别的地方见过。”

苏晓玥望着车间里那些埋头工作的身影,轻轻笑了笑。

“因为飞裳是她们的家。每一件衣裳,都是她们亲手绣出来的。一针一线,都是希望。”

摄影师一直跟在后面,镜头不断捕捉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瞬间。

女工们在检查布料时微微皱起的眉头。

齐秀珍手指翻动间,绣针在光线下划出银色的弧线。

还有角落里,金玉芬坐在绣架旁,偷偷练习一种新针法。

“我想拍组对比照。”

阿米莉娅突然停下脚步,回头望着苏晓玥。

“老手艺和新设计撞在一起的样子,那种时间与创新交织的美感。比如,让一位老人布满老茧的手,和年轻人画的草图,出现在同一张照片里。你说呢?”

苏晓玥一听就懂了。

她立刻扭头对林美瑶说。

“美瑶,去把金玉芬和刘姐叫来。就在样品间等。”

没一会儿,金玉芬和刘琴芬就走进样品间。

金玉芬走得轻,手中攥着未完成的绣片。

刘琴芬则步伐稳健,手上还在熟练地绣着盘扣。

“太棒了!”

阿米莉娅情不自禁地喊出声来。

“就是这种感觉。老的手艺,新的想法,手作的温度,设计的灵魂!每一样都真实、生动,却又充满现代的气息!”

摄影师立刻反应过来,仔细对准取景框。

将刘琴芬那双布满沟壑的手,和金玉芬认真描画刺绣的样子,框进同一个画面中。

采访工作从清晨一直忙碌到了傍晚。

黄昏时分,阿米莉娅突然提议。

“我想拍一拍染布的全过程。真实的、完整的流程,从原料开始,一直到成品诞生。”

苏晓玥微笑着点头答应。

随即带领着拍摄团队来到了厂房后头那片露天的染坊。

大家早已接到通知,把清晨刚采来的马蓝草叶子铺满了整个地面。

“这些叶子不能直接用。”

袁丽亚站在染缸旁,一边搅拌,一边耐心讲解。

“得先泡在水里,让它自然发酵几天。这个过程很慢,但必须等它完全转化,才能释放出最纯粹的蓝色素。”

“等水的颜色变成深蓝,差不多就成了。那时候,才能把布料放进去染。”

阿米莉娅听得入神,忍不住凑到染缸边缘,仔细观察。

只见那液体呈现出一种深邃的蓝。

夕阳的光辉洒在液面上,折射出微微波动的光泽。

这时,苏晓玥走上前,从身旁拿起一匹洁白的丝绸。

将其一角浸入染液之中。

随后手腕轻轻一抖,整匹布滑落进缸内。

随着时间推移,白色的纤维逐渐被蓝色浸润。

颜色由浅至深,层层晕染。

许久,苏晓玥将染好的布料从缸中提起。

那一抹蓝,既不浓烈刺眼,也不寡淡无光,恰到好处。

“这叫‘海天蓝’。”

苏晓玥轻轻抖开布料。

“因为它靠天然植物染成,受天气、温度、发酵程度的影响,每一批都会有些许不同。所以严格来说,世界上没有两块完全一样的‘海天蓝’。也就是说,每一件用它做成的衣服,都是独一份的,只属于穿它的人。”

阿米莉娅怔住了,目光紧紧锁定在那块布上。

片刻后,她猛地回过神来。

“太绝了!这种故事,这种质感,读者看了绝对会心动,甚至哭着都想买回去收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