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苟秦 > 第558章 大势既成

第558章 大势既成(2/2)

目录

“邓子戎与诸將,立此盖世勛功,可谓奠定天下大局,必需褒奖,必需宣扬,待其回朝,当於含光正殿上,举办一场盛大庆功仪式!”见眾人兴高采烈、

议论纷纷,苟政姑且察之听之,也开口做著总结性发言:“此事,便交由杨尚书操办,梁安辅之!”

杨尚书,指的是户部尚书杨闓,当初,因与王猛的御敌策略衝突,杨闓被王猛拘拿,后被苟政派尚书郎梁殊接回长安。

念及杨闓在平阳几年的辛苦功劳,再加在王猛手上吃了亏,苟政又有拉偏架的嫌疑,回朝之后,苟政审度之后,任命杨闓为户部尚书,主管秦国税赋。

这项任命,固然有对杨闓补偿的意思,也源於他河东元从的身份。

另一方面,多少也有些分丞相郭毅权力的意思。从苟政建制伊始,郭毅这个左相,便一直掌控著吏部与户部,兼具人事、財政大权。

早年,杨闓为吏部尚书,便是协助其掌控人事大权的重要臂膀,后杨闓外放,郭毅亲自兼之。

但隨著苟政提拔扶风太守柳恭进京,主管吏部,便从实质上,切断郭毅对吏部的掌控了。

此番,苟政又用杨闓为户部,但近来,由於战爭的关係,郭毅统筹朝政,督管后勤,对户部的干涉极大。

而杨闓此人,当年对郭毅貌似恭顺,而暗怀小心思,经过遭贬平阳的一番经歷,更不可能对其唯命是从了。

苟政对朝廷中枢人事调整背后的醃攒暂且不提,就说当下,庆功的吩咐一出,杨闓与梁安皆喜而应命。

郭毅这个时候,又忍不住站出来,做那扫兴之人了:“大王,函谷大捷,举国欢庆,敘功酬劳,理所应当。

只是,此番大战,歷时半载,国困民乏,府库空竭,若是大操大办,国家財力恐难支撑,亦有伤大王俭朴之名。

再者,大战之后,赏功、抚恤,善后事宜有多,钱粮耗费尤大......而况,破晋之功,薛威明勋劳在前,也不便专宠邓征东...

郭毅说著说著,就有点语无伦次了,苟政都忍不住多瞟了他两眼,这老儿,有点不对头。

而郭毅,也是戛然收声,大抵也知自己失言了,深吸一口气,郑重拱手拜道:“国计艰难,恳请大王三思!”

深深地看了郭毅一眼,苟政甚至从他老脸上,看到了一丝从未有过的心虚与惭愧......

殿中的秦臣们,都称得上是秦国的上层精英了,多少也能察觉到郭丞相的异样。如御史大夫王墮,那就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所谓关心则切,对於郭丞相的失態失言,还是能够理解的。后宫邓夫人诞下麟儿,前线邓羌又立下保家卫国的盖世奇功,这两相加成,对郭氏的威胁,实在太大了......

念及此,王墮的嘴角,不由掠过一道细微的弧度,很难准確地形容其中的意味,但王墮总是有些乐意见到这种情况的。

郭氏,尤其有河东元从力量加持的郭氏,在秦廷內部的实力与影响力,实在太大了。

哪怕你是皇亲国戚,也不能挤压大伙的生存空间啊......而如王墮这些见识老辣的右族领袖,当然也看得出,秦王与郭相之间那似露未露的嫌隙。

此时,苟政这边,似乎没有察觉殿中氛围中增加的异样,略加思量,摆摆手,缓缓说道:“孤是有些高兴过头了,不免忽略国家財政。不过,纵然国计艰难,朝廷酬功的態度不能有折扣,否则岂不令前方將士寒心

酬赏之事,还需大司马府、兵部仔细审定,但举行一场入城献捷仪式,让功臣將士们,接受长安士民的欢呼,还是应有之义......

此时,苟武也出头,一脸肃然地表示道:“大王,桓温虽破,然战事並未终结,还未至论功行赏之时。”

苟武此言落,倒让殿中高涨的气氛有所回落,苟政就像提前商量好的一般,连连頷首,笑意收敛,严肃地说道:“德长此言,却是振聋发聵,点醒孤了!”

说著环视一圈,苟政沉声道:“桓温战败,大秦危机虽解。然大秦的战场,大秦面对的敌人,可不止桓温这一路。

你我君臣,还不可放鬆,更不可得意忘形啊!”

“谨遵大王教诲!”听苟政这么说,一眾秦臣,立刻附和著抬起轿子。

礼部尚书梁安则笑吟吟地拜道:“不骄不馁,我王如此英明睿智,何愁大秦不兴,仇敌不灭”

对梁安时不时的恭维,苟政也已习惯了,勉强一笑,伸手对苟武示意道:“说说当前各地战局吧!秦晋大局虽定,但这个尾,我们还需仔细收拾啊!”

苟武抬手一揖,应声诺,而后说道:“桓温於函谷战败后,在敌將毛穆之掩护下,逃至洛阳,闭金墉自守。

邓羌率军追至,尝试攻之,不克,暂时驻於洛阳以西,向朝廷请示,是否攻城,一举收復洛阳”

听此报,苟政眉头顿时挑了挑:“洛阳废墟,金墉残破,还能挡住邓羌”

苟武道:“晋將毛穆之坐镇洛阳期间,徵集民力,对金墉城进行抢修,虽不完备,已初具防御,邓羌急追,缺乏攻城准备,一时难以克之,不足为奇!”

听苟武这样说,苟政微微点头,思忖著说道:“既已打至洛阳,如能克之,以邓羌之勇锐,早已破城而入了,何需特地来信,向长安请示恐怕,他也心中含糊,这是向孤求援来了!”

“大王英明!”苟武应道,说出他的看法:“桓温虽败,犹有数千之眾,其洛阳之师,此前亦未动用,洛阳作为其粮草转运通衢,短时间內更不会缺乏军輜。

我军虽获大捷,然將士连日奔波苦战,皆已疲惫不堪..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