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重回05,从校内网开始狂卷! > 第382章 专利池分红&制定標准,收割全球~

第382章 专利池分红&制定標准,收割全球~(2/2)

目录

前世,直至14年,爱奇艺才率先推出4k超高清,巩固了高端市场。

次年,企鹅视频、搜狐视频等,才大规模跟进。

且受限於专利授权成本,初期仅对少数內容开放。

h.265专利,主要由里啪啦和哗哩吧啦两大专利池管理。

其对“服务提供商”的收费,基於月活用户数量。

於头部视频平台而言,如果想要採用h.265標准,每年专利费至少也是千万级。

而在过去的四年多时间里,极光累计申请了218项h.265相关专利,覆盖编码框架、熵编码、环路滤波等关键环节。

截至目前,已有58项,被纳入h.265標准必要专利。

而在整个h.265標准专利池中,极光占比达8.6%,为专利池核心会员。

且离標准確定,还剩1年半时间,极光还有更进一步的可能。

目前,国內唯有两家,加入了该专利池。

另一家是老大哥华威。

通过跟其他重要会员,如华威、高通、三星、索尼等,进行专利交叉授权,极光至少可抵消90%以上的外部专利费用。

同时,作为核心sep,也即標准必要专利持有者,他们每年还可获得专利池分红。

换句话说,全球视频平台,以及手机、电脑、晶片等硬体厂商,只要採用了h.265標准技术,向专利池缴纳授权费,极光便可从中分到一笔

一来一去,他们非但一毛都不用,还能捞到不少

像这种“制定標准-收割全球”的硬核技术玩法,才是极光应该乾的活儿

另一方面,他们还参与了09年启动的国內自主標准,avs2的研发。

並將部分h.265標准中可兼容技术,贡献给了avs2。

形成国內“用avs2,国际用h.265”的双轨技术体系,进一步降低对海外专利的依赖。

此外,极光手中还掌握著百余项,不在標准必要专利范围內的“增强型专有技术”。

可进行单独授权,或是为软硬体厂商,提供定製技术方案,以获取额外收益。

比如,將“移动端解码优化专利”、“环路滤波算法专利”等,可在保持画质前提下,降低解码功耗,提升晶片竞爭力的极光专有增强型技术,授权给高通、海思、联发科等晶片厂商,按集成该技术的晶片数量收费。

此前,他们和华威、高通等重要成员,签订的专利交叉授权,仅覆盖標准必要专利费用,专有技术仍需单独签订授权协议。

还可將“多屏互动传输专利”,授权给苹果、三星、小米等企业,按装机数量收费。

这项技术,可將投屏延迟从2秒缩短至0.5秒,提升手机与平板、电视的联动体验。

之后,星光的自研晶片、智能家居计划,也同样能用到这些技术。

又比如,向优库、土豆、爱奇艺、企鹅视频等平台,也包括海外平台,提供“极光h.265轻量化编码包”,收取技术服务费;

为央妈等电视台,以及未来的直播平台,提供直播编码服务,按並发峰值收费;

向lg、tcl、海尔、海信等智能电视厂商,也包括未来的小米,提供h.265解码sdk,按装机数量收费。

总之,通过“標准必要专利+专有增强型专利”的组合,极光可从这项全球性標准中,获取不菲的收益。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在技术標准主导的行业中,掌握基础专利+专有技术的企业,才是真正的规则制定者与获益者。

这也是为何诸多科技巨头,如此热衷於制定行业標准的原因。

因为是真特么血赚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