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流水线作业(1/2)
李承乾紧盯著那在烈焰中沉浮的灰色坩堝,心提到了嗓子眼。
他能清晰地看到,坩堝壁在极端高温下,隱隱透出暗红色,但它依旧坚挺,没有丝毫软化的跡象。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突然,一直紧盯著坩堝內部的赵铁锤发出一声难以置信的惊呼:“化了!殿下!铁……铁化了!”
李承乾一个箭步上前,透过观察孔望去——只见坩堝內,那块原本结构鬆散的海绵铁,已经彻底融化成了一汪亮白炽热、如同水银般流动的金属液!
杂质被高温分离,浮於表面形成熔渣,下方的铁水纯净得令人心悸!
那温度,绝对远超他们之前任何一次冶炼所能达到的极限!
“出炉!”李承乾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炽热的石墨坩堝被专用铁钳夹出,將其中亮白色的铁水缓缓浇注入预先准备好的砂模中。
嗤——一股白汽升腾,空气中瀰漫著灼热金属特有的气味。
待铸件稍微冷却,赵铁锤颤抖著手,敲碎砂模,取出一柄还带著暗红色的短剑粗坯。
甚至无需仔细打磨,仅仅从断口那致密如丝绒、闪烁著银灰色金属光泽的质地,以及敲击时清越悠长的回音,经验丰富的老匠人就明白——成了!
这是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品质极高的钢铁!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李承乾接过那尚有余温的短剑粗坯,指尖拂过那光滑的金属表面,感受著其中蕴含的、远超这个时代的坚韧与锋利。
他抬起头,看向东方海平面上跃出的第一缕曙光,脸上露出了一个多月来第一个真正舒心的笑容。
石墨坩堝的成功,不仅仅是炼出了一炉好铁,更是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更高温度、更优材料的大门。
青州的钢铁脊樑,终於看到了铸成的曙光。
而他献给大唐的真正贺礼,也迈出了最为关键的第一步。
“玄策,遗直!”他声音沉稳,却带著不容置疑的穿透力,“取我书房东侧第三格暗匣中的图纸来。”
王玄策与房遗直心头一震,立刻领命而去。他们知道,太子殿下真正要动用的“利器”,此刻方才出鞘。
很快,一卷用特製桑皮纸精心绘製的图卷被捧到李承乾面前。他缓缓展开,周围的匠人,尤其是赵铁锤,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图纸上,赫然是一柄造型威猛、结构复杂的长刀——陌刀!
此图远比军中所用制式横刀更为精细,每一处尺寸、弧度、厚度,乃至血槽的走向,都標註著密密麻麻的数据。
更重要的是,图纸旁还附有详细的“热处理”流程与“复合结构”说明,明確指出刀身需採用不同碳含量的钢材,通过特定的摺叠锻打与淬火工艺,形成“刚柔並济”的特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