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女子不能科考?我教出满朝文武 > 第171章 春闱冰火两重天

第171章 春闱冰火两重天(2/2)

目录

长安城的贡院自是更加气派,前后一共三道门,第一道便是人们所说的龙门。

参加春闱的士子们有四千多人,进龙门时的搜检也要耗费许多时间,大家只穿着单衣,一个个冻得跳脚,有些人嘴唇已经发紫。

没想到搜检的顺序却不是先来后到,而是按照地方排序,先是长安城的士子,再是周边六府,像岭南那种偏远之地,基本上排到最后了。

南方士子们不由得纷纷抗议,他们路途遥远,有些年前就动身了,过年都不能和家人一起,跋涉了千山万水好不容易到了长安城,这破地方冻死个人,来考试还要遭受地域歧视。

他们叽里呱啦地讲着当地方言,衙役们都是长安城的,根本听不懂。

这些衙役们倒不似地方上那样蛮横,遇到士子闹事直接就上手打,不是他们素质高,而是参加春闱的士子,都是举人,即便会试不中也能做官的,不必要得罪。

衙役们于是苦着脸对大家说道:“各位老爷体谅一下,这规矩又不是我们定的,你们为难我们这些小喽啰有什么用呢。”

大家心中不忿,可又无法。

到了天蒙蒙亮,四千名士子才终于搜检完毕,一个个入了场,领了考卷,找到自己的号舍。

好处是天虽然冷,但京城的贡院财大气粗,不似地方上都是木质考棚,而是青砖瓦片,好歹能挡风,再加上人多聚热,倒也不觉得冻的难受了。

崔阅先将号舍木板上的灰尘擦拭一番,然后展开考卷,一看题目。

第一题是,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此言出自前朝明君,他为选拔人才,大力革除科场积弊,力求野无遗贤,朝无幸进,寒门士子达到了半数,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时间人才鼎盛,河清海晏,由此开创一代太平盛世,被后世尊称为千古一帝。

崔阅沉思,这是要讲如何选贤选能,振兴朝纲。

顾知兰果然赌对了。

周围一片哀叹之声,显然此类题目超出了大家的准备范围,大家关注的都是边境税收等常见科考问题,哪里想得到会出现人才选拔类的。

第二题是,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出自《周礼》。

和上一题选拔人才不同,此题讲的是对百姓进行教导,知道礼义廉耻。

会试题目,不同于小三科和乡试,后者注重理论,前者注重实践,不能光讲圣人言大道理,而是给出具体可行的方针策略,并论证其合理性。

而这一点并非所有学子都清楚,光凭这个,其实就能淘汰掉很多人。

他们缺乏的不是努力,而是信息差和认知。

崔阅便从设设庠序、明赏罚、正风俗一层层展开叙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他越写越顺手,因为这些事本就是顾知兰正在搞的事情啊。

正雍州各官学风气,明教师赏罚,创办开蒙学堂,启迪国民心智。

崔阅构思好,打了草稿,稍微修订一番,便誊抄在公文纸上。

第二日五经经义题两道,是关于粮田税收一类的,顾凡和曹文暗自庆幸,幸亏顾知兰安排他们去跟着陆川实习,才能言之有物,不然便是和别人一样毫无思绪,或者通篇洋洋洒洒却毫无实用。

只是坐久了还是冷,大家的手都有些冻僵,写出来的字便不如平时,加之一些考生完全不知该如何作答,心中燥热,皮囊虚寒,真正是冰火两重天的煎熬。

??感谢zhubao_Ab、Adversary、紫舞云叶、戮_Cd等小伙伴的推荐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