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争取减刑(2/2)
宋淇接过布袋,手指微微发抖。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点了点头。
探视时间快结束时,曾诗英突然说:“淇儿,妈等你回家。”
就这一句话,让宋淇瞬间红了眼眶。他猛地站起身,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探视室。
回家的路上,曾诗英一直望着窗外。快到小区时,她突然开口:“祈年,妈想搬回老房子住段时间。”
宋祈年一惊:“为什么?那边条件不好,您一个人住我们不放心。”
“妈想清静清静。”曾诗英语气平静,“而且离监狱近些,探视方便。”
黎书禾和宋祈年再三劝阻,但曾诗英态度坚决。
最后只好妥协,答应让她回去住一个月,期间黎书禾每天过去照顾。
老房子很久没人住了,积了一层薄灰。曾诗英却像是回到了自己家,里里外外收拾得井井有条。
她在院子里种上蔬菜,在窗台上养了几盆花,仿佛要在这里长住下去。
黎书禾每天过来,总能看见婆婆坐在窗前写信。
那些信很长,密密麻麻写满了对儿子的牵挂和叮嘱。
虽然明知这些信大部分都送不出去,曾诗英还是坚持写着。
“妈,您这是何苦呢?”黎书禾忍不住问。
曾诗英放下笔,笑了笑:“就当是...陪他说说话吧。”
一个月期满,曾诗英却没有要搬回去的意思。宋祈年来接她时,她正给刚种的菠菜浇水。
“妈,该回家了。”
“这就是妈的家。”曾诗英直起腰,“妈想在这里等你大哥回来。”
宋祈年看着母亲坚定的眼神,知道再劝也无用。他叹了口气,开始找人修缮老房子,安装暖气,生怕母亲住着不舒服。
寒冬来临前,宋淇的减刑申请批下来了,刑期减少了一年。消息传来时,曾诗英正在包饺子。听到这个好消息,她手中的饺子皮掉在了案板上。
“真的?太好了...”她喃喃道,眼泪却止不住地流下来。
黎书禾赶紧扶住婆婆:“妈,这是好事,您怎么哭了?”
“妈是高兴...”曾诗英擦着眼泪,“六年...妈还能等到他出来...”
那天晚上,曾诗英多炒了两个菜,还开了一瓶珍藏多年的老酒。虽然宋淇不在,但她还是给他摆了一副碗筷。
“淇儿最爱吃这个红烧肉,”她往那个空碗里夹了块肉,“等他出来,妈天天给他做。”
黎书禾和宋祈年对视一眼,心里都不是滋味。
他们知道,即使减了刑,还有漫长的五年要等。
而婆婆的身体,还能不能等到那一天?
夜深了,黎书禾帮婆婆铺床时,发现枕头下压着一本日历。
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日期,每过一天,就画一个红圈。
已经画了整整两百多个圈。
“妈...”黎书禾哽咽着,不知该说什么好。
曾诗英接过日历,轻轻抚摸着那些红圈:“日子一天天过,总会等到那一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