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慈宁宫太后(2/2)
在她看来,那杜小姐的举动是情意还是慌乱中的本能反应尚未可知,那萧剑的“负责”是感动还是被迫承担的责任亦难说。
皇帝这般“乱点”,强扭的瓜,真能甜吗?
她心中不以为然,但既然皇帝已经插手,她也不会再多言。
“是啊,”晴儿并未察觉太后的深意,还沉浸在故事的戏剧性中,“皇上还说这是天定的缘分呢。”
太后不想再谈这件让她觉得皇帝有些儿戏的事情,便拍了拍晴儿的手,慈爱地说:“好了,昨日受了惊吓,又走了远路,定是累坏了。快回去歇歇吧,哀家这里有她们伺候就行。”
晴儿乖巧地起身:“是,晴儿告退。老佛爷也好好歇息。”她行了一礼,便退出了暖阁。
看着晴儿窈窕的背影消失在门口,太后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她挥退了左右侍立的宫女,只留下跟了她几十年的心腹嬷嬷。
“嬷嬷,你看晴儿这孩子,一转眼,也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纪了。”太后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担忧。
老嬷嬷连忙上前,替太后斟了杯热茶,恭敬地道:“老佛爷说的是,晴格格出落得越发水灵,性子又好,是该寻个好人家了。”
“好人家?”太后端起茶杯,却无心饮用,眉宇间锁着一抹轻愁,“谈何容易啊。晴儿这孩子,命苦,父母去得早,虽说哀家把她养在身边,视如己出,可她终究是无父无母的孤女,身后就剩下她阿玛留下的那点虚名和偌大的家产。这京城里,盯着她那份家当的人,怕是不少啊!哀家是真怕……怕她所嫁非人,将来被那起子黑心肝的吃了绝户,受了委屈都没人给她做主!”说到最后,太后的语气带上了几分厉色。
“哎哟,我的老佛爷哟!”嬷嬷连忙宽慰道,“您这可是多虑了!晴格格是您一手抚养长大的,那就是您的亲孙女!这大清国,谁不知道晴格格是您心尖儿上的人?有您和皇上给她撑腰,哪个不长眼的敢欺负她?借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呐!您就放宽心吧!”
太后叹了口气,语气缓了缓:“话是这么说。可女人嫁了人,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宫里的手再长,也不能时时伸到臣子内宅里去。本来……哀家瞧着永琪那孩子还不错,又是长孙,若晴儿能嫁给他,既是皇媳,又能常进宫陪伴哀家,倒是两全其美。可昨日你也听到了,那般凶险的时候,他眼里压根就没有晴儿!这孙媳妇,怕是娶不成了。”语气中充满了遗憾和对永琪的不满。
嬷嬷心中明了,顺着太后的话说:“老佛爷思虑得是。五阿哥……许是年纪还轻,未经大事,一时慌了手脚也是有的。不过,这姻缘天注定,强求不得。咱们晴格格这般品貌,还愁找不到更好的额驸?就算嫁出宫去,只要老佛爷您想她了,一道懿旨召她进宫来说说话,还不是容易的事?谁敢拦着?”
太后听了这话,心里才舒坦了些,沉吟道:“你说得对。是得好好给晴儿物色个可靠的人家。门第不必最高,但人品一定要端正,要有担当,知道疼人,家世也要清白,不能是那等攀龙附凤、心思不正之辈。”
她脑海中迅速闪过几个青年才俊的影子,忽然道:“说起来,富察家的孩子倒是不错。昨日听晴儿说,是傅恒家的老大……是叫福隆安吧?护驾很是得力。”
嬷嬷心中一动,面上却不露声色,只附和道:“老佛爷好眼光。富察家是满洲勋贵之首,家教严谨,傅恒大人又是皇上的股肱之臣,他家的公子,自然是极好的。”
太后点了点头,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只是淡淡道:“嗯,哀家知道了。等皇帝得空了,哀家得好好问问他,这京城里还有哪些合适的年轻人。晴儿的终身大事,可不能马虎。”
“老佛爷慈爱,是晴格格的福气。”嬷嬷恭维道。
太后不再说话,目光望向窗外,心中已经开始为晴儿的未来细细筹划。
而她不知道的是,在她提及“福隆安”这个名字时,退出去的晴儿,正走到廊下,恰好遇到奉命前来慈宁宫回事的富察·傅恒。
傅恒身后,跟着一身御前侍卫官服、身姿挺拔的福隆安。
晴儿与福隆安目光不经意间相接,她微微一怔,随即迅速低下头,脸颊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福了福身子,便快步走开了。
福隆安也规规矩矩地行礼,目光恭敬,并未多看。
方才在太后面前讲述昨日险情时,那个在刀光剑影中毫不犹豫挡在她身前,沉稳可靠的身影,不经意间又浮现在晴儿脑海。
只是这细微的涟漪,此刻还深藏于少女心底,未曾被任何人察觉,包括那位一心为她打算的太后老佛爷。
慈宁宫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棂,安静而漫长,仿佛蕴藏着无数即将萌发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