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大明黑帆 > 第116章 海逆

第116章 海逆(2/2)

目录

胡老爷嘴巴大张,想了半天,没想出一句反驳的话,只能干巴巴道:“此举还是太险,迟早会叫官府察觉。”

周秀才轻笑:“官府?胡老爷,你明知道我们是私船也敢雇,还会怕官府?”

“跑私船和造……和你们这是两码事。”

“放心,这一点,舵公也替你想好了,澄海县没来知县前,你先笼络住衙门吏,新知县上任后,你再设法笼络住知县,再借着知县的关系,笼络住知府。”

胡老爷苦笑:“的轻巧。”

周秀才轻叹口气,又从怀中拿出一张纸来:“舵公把腐蚀知县的手段,也写好了。”

胡老爷诧异接过,扫了几眼,顿时惊为天人,将纸条合上,拱手道:“敢问舵公爷,到底是何方神圣?”

周秀才不答,反问道:“这么,你同意了?”

胡老爷心头满是苦涩,他根本没得选,只能点头应是。

周秀才起身,踱步至书房门口,道:“从今天起,你就算上船了,往后有什么棘手的麻烦,我们替你摆平。舵公了,你的手,要干净。”

胡老爷连连应是。

“以后,你那些放贷、胁迫织户的事情别干了,咱们这行银子管够,重要的是名声。”

胡老爷拱手:“明白,的手上要干净。”

周秀才浅笑:“上道。”

罢推门而出,白浪仔跟在其后。

二人离去后许久,胡老爷还怔在原地,他从怀中拿出那两张单子,看看单子,又看看桌上的一袋上等南珠,面色复杂。

他被抽了魂一样,缓缓走到桌前,摊在椅子上。

过了半个时辰,缓缓吐出一口气:“真是……造孽啊……”

……

冬月十七。

天文大潮。

历时一个半月,圣安娜号已完成了全部检修。

今天就是重新下海的日子。

沙滩上,林浅已带着众兄弟们等候。

月上中天。

潮水不断涌上沙滩,干船坞挡水的木门已经被卸开,涌浪顺着缺口,涌入大帆船身下。

远处海面上,四艘海沧船,和十艘苍山船,呈V字型排开,这些船船艉都系着粗大缆绳,缆绳另一头固定在大帆船上。

临时船坞中,大帆船周围原木已全部撤下。

岸边,参与检修的匠人们,全都严阵以待。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一波又一波的海浪上。

圆月照耀下,只见一股海浪打来,在沙滩上推出很远,而后退去,沙滩留下一道黑湿印记。

过了片刻,又一道浪席卷而来,与刚刚的印记持平。

陈蛟低声道:“潮峰要来了。”

连续四五波涌浪,潮线都没变动。

哑巴黄朝着学徒一挥手。

学徒会意,双手放在嘴边,用全身力气,拖长音呼喊:“大潮已到!升帆——”

他话音一,周围匠人都加入呼喊。

天地间都充斥了升帆呼喊。

一面巨大红旗,被强壮的匠人拿起,站在滩头不断挥舞。

远处海面上,十四艘海船听到呼喊,看到旗帜挥舞,同时升半帆。

此时西北风正劲。

几十面中式硬帆,兜住侧顺风,缓缓前行。

缆绳渐被拉的笔直,接着缆绳上巨力传来,各船被大帆船拖拽停住。

大帆船被力气带的一阵晃动。

白清伫立在一艘海沧船船头,看到各船情况,大声道:“升满帆!”

身后船员拿起早起准备好的青色旗帜挥舞。

各船将帆升满。

西北风正急,吹得青色大旗猎猎作响。

白清所在的船艉,船板和桅杆都发出渗人的嘎吱声响。

“哗啦!”

海滩上,又一阵浪涌袭来。

“动了,大帆船动了!”有匠人惊喜的喊道。

只见干船坞中,大帆船渐向前挪动,速度极缓,但势不可挡。

所有人都在一旁看着,屏息凝神。

沙滩上,只有呼啸风声和海浪声。

半炷香后,大帆船船头已出了船坞。

所有人脸上都浮现激动神色,但不敢出声,生怕打扰了拉拽缆绳的海船。

相比离滩,坐滩更难,所以为稳妥,大帆船是船艏朝岸被拉进船坞的。

这样的坏处,就是离滩必须有船在海上拖拽。

相比岸上拉缆,海上拖拽省人力,但却是极度的技术活。

每根缆绳,都有一段使用浸油的皮革特质索具,用来缓解冲击荷载。

缆绳之间,也安置了带环铁棍,防止因合力,令十余艘拖船撞到一起。

又过一炷香的功夫,大帆船船身已有一半探出船坞。

岸上红色旗子再度挥动。

白清见了,命令道:“各船降半帆!”

随着帆面减,各船木料的嘎吱声,也了很多。

海滩上,大帆船重心缓缓移动,终于在滑道上。

尽管干船坞和滑道坡度差异不大,还是将滑道砸的向两边撇开,海沙四溅。

数根缆绳的力道一松,好在有皮革索具缓冲力道,海上的十余条船影响不大。

滑道上早就涂抹了厚厚油脂,大帆船在自重下,向着海里滑去。

同时,缆绳再度拉紧。

在拉力、浮力、重力、摩擦力的相互配合下。

大帆船大半个船身重新进入水中,而后船头也离开滑道,进入海中。

木质滑道一直铺设至海中,可以令大帆船不至搁浅倾覆,又因海水浮力,不至损坏龙骨。

大帆船整个进入海中,重力大大减轻,十余条拖船拉的更快。

许久,圣安娜号吃水正常,船身回正,稳稳漂在海面上。

众人发出一阵欢呼。

哑巴黄等匠人则带着岛民,坐艇上前,检查这一番拖拽对船体造成的损伤。

当然,船底板的磨损,是不可能避免的,只要龙骨没有大碍即可。

岸边,林浅松了口气,闻身后的周秀才:“胡肇元那边如何了?”

周秀才回道:“认命了,这几日已经买了砖瓦,在乡下砌墙,估摸着这月底,就能在马耳澳先运一船物资上岛。”

白浪仔补充道:“我派了几个弟兄在胡府盯着,没有异动。”

郑芝龙一旁听着,默不作声。

每次周、白二人对林浅报告胡府的事情,林浅都会有意无意的带着郑芝龙。

郑芝龙一开始,还觉得当岸上的接应是件好事,林浅不让他联络泉州郑家来做,是对他有所防范,本有些伤心。

等听得多了,明白林浅对付胡老爷的手段,以及要胡老爷采购的东西后。

郑芝龙才明白,这哪是防着他啊,这明明就是不坑自己人!

明明泉州郑家更好利用,林浅偏偏舍亲求疏。

宁可费这么大力气,担这么大风险,扶持一个胡家。也不让泉州郑家牵扯进来。

林大哥是真拿他当兄弟!

郑芝龙不仅不再埋怨林大哥,反而尝尝责备自己,当真是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林浅拍拍手,将海沙丢尽,对陈蛟道:“等月底,物资靠港,先建干船坞。”

坐滩修船,风险太高,只是权宜之计。

现下圣安娜号检修完成,短时间内不用干船坞,但他手下的五十多条中式战船,还要检修,干船坞的事情拖不得。

陈蛟应了一声,而后道:“之前舵公叫储石匠准备的新式灰浆,已经备好了,砌了一面墙,月底灰浆就能干透。”

“嗯。”林浅问道,“记得往墙上泼水,保持湿润。”

“记着呢,我每天都去查一次。”

海风吹来,扬起海沙,众人衣襟被吹得猎猎作响。

风沙太大,林浅带人离开沙滩,找了个背风火堆,烤火取暖。

火堆旁的船员很有眼色,连忙在碗里倒上热水,分给众人。

林浅端起热水,吹了热气,吸溜着喝了一口,又问道:“扫盲的事进展如何了?”

郑芝龙连忙答道:“自从教书摊改到晚上后,每天来听课的人多了不少,这一个半月下来,大部分岛民都能认得几个字了。”

扫盲是个慢功夫,这个急不得。

新中国成立后,一个扫盲班都要一两个月结课,遑论这个时代了。

算算日子,离过年只剩一个半月,干脆就把岛上第一次公务员考试,定在年后吧。

时间上充裕,也不影响大家过年的心情。

林浅把吏员考试的安排和郑芝龙了,顺便叮嘱道:“这次考试不用把吏员名额取满,让其他岛民了解到读书识字的好处就行。”

“我记住了。”郑芝龙认真道。

不得不,郑芝龙确实很有能力,不仅把刑宪司管理的井井有条,民户司的大部分事情也是郑芝龙协理。

而且郑芝龙工作非常认真卖力,对工作的痴迷程度,几乎仅次林浅。

林浅又看向抱着杀倭刀的白浪仔,问道:“怎么样,这刀用的顺手吗?”

白浪仔:“刀是好刀,可惜没机会见血试试。”

自从上次劫完林府,海寇们已经安分两个月了,看的出众人都有些心痒难耐。

林浅笑了,在海上立足,见血的机会,可太多了。

譬如现在,西北季风稳定,不少船队会趁这段时间下南洋卖货,尤其去马尼拉的,都是大船。

南澳岛的好处就在这里,不论去澳门,还是去马尼拉都会在附近海域过路。

想捕鱼,随时有大量的鱼儿可捕。

不过现下林浅的问题,不是银子不够,而是有银子难花,工作重心应当放在南澳岛建设和胡府这个代理人的培养上。

等东南季风一起,南洋的船队载满白银返回,那才是下网的好时机。

林浅决定,先把这些鱼儿养一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