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被赵王赶走,始皇拜我为丞相 > 第231章 六王毕,四海一!

第231章 六王毕,四海一!(1/2)

目录

数日后。

公孙劫立于渭南。

他背着手,淡定而行。

身后还有诸多官吏相陪。

与他并行的则是少府赵亥。

“丞相,这就是少府选的地方。中间有渭水穿过,我准备架一横桥。此地距离章台也近,大王届时登高就能瞧见。”

“嗯。”

公孙劫点了点头,作为右丞相,监工这活也确实由他负责。就以骊山皇陵来说,最高责任人就是丞相。秦国有物勒工名的政策,陶俑、兵器……全都要刻上个丞相劫!

他环顾左右。

这块地方也确实不错。

距离咸阳城很近,又有渭水。

“以后北面囊括燕赵齐三国,南面则是韩魏楚。”赵亥走在前面,介绍道:“就这块区域,我准备让人仿造稷下学宫,届时还要种下片桃林。远处再修沙丘宫,还有太行山脉。”

“嗯。”

公孙劫面露微笑。

稷下学宫啊……

他游学时,稷下已经没了。荀子也至兰陵,担任兰陵令。那时他已年老,每日以逗犬为乐,身边也只跟着几位亲传弟子。

如果荀子知道他在秦国重建稷下,想必是会很高兴的。荀子在兰陵时,就常提起自己担任稷下祭酒的日子。可惜,那种百家争鸣的景象已经一去不回。

当时公孙劫就曾说过,终有天会重建稷下,恢复往昔的荣光。

“赵公,咸阳附近还有空地吗?”

“丞相是想要买地?”

赵亥愣了下。

贵族买卖土地很常见。

可这是公孙劫啊……

他在咸阳是相当特立独行,也没见过他买卖田宅。主要是公孙劫不缺差点,赏赐几乎就没断过。

光食邑就足足有万户!

“倒不是。”公孙劫笑着摇头,“我出自荀子门下,先师病逝前还念叨着稷下前的桃林。我想的是以后若有机会,便在咸阳重建稷下。”

“这……”

赵亥顿时哑然。

他打量着公孙劫。

“丞相,你可知大王素来不喜这些。大王认可韩非之言,觉得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吾秦更是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况且,秦国各县皆有学室。”

“先看看再说。”

公孙劫只是浅笑摆手。

这些事他自然也都知道。

以法为骨肯定是没问题的,但对百家无需这么排斥。各家同样也有可取之处,只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便可。

不过,现在还没到时候。

“丞相,咱们往前面走。”

“好。”

公孙劫背着手而行。

沿路能看到很多工匠。

“赵公,现在正好是农闲。”公孙劫边走边看,“少府也可少花点钱,招些农夫为临时工,家中贫困者优先。这些年来,关内老秦人付出甚多,也当尽量贴补他们些。”

“唯唯。”

赵亥抬手应下。

边上则有专门的书吏记录。

这可都是最高指示。

公孙劫推行的新令,让很多秦卒自觉留在楚地。孤苦无依的倒是无所谓,还能捞些好处。可大部分秦卒都有亲人,有很多妇人只能牵着孩童远行至楚地。虽说秦国给了补偿,但终究不太够。

所以还是要尽量多做些的。

“这片区域是留给燕国的。”

“除了蓟城外,后续还有辽东。”

公孙劫停在原地。

此刻大脑思绪快速运转。

周遭的时空流速都在加快。

此刻,王贲披着甲胄离开函谷。

身后跟着浩浩荡荡的秦卒。

各地陆续有士卒加入其中。

李信亲率锐骑兵团,自楚地一路北上,与王贲在蓟城汇合。

公孙劫停下脚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