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一实习,你跑去国外当僱佣兵? > 501,最后的准备。

501,最后的准备。(2/2)

目录

3.技术攻坚:成立联合技术小组,由奈芙蒂斯和金幣主导,四方顶尖科学家参与,全力攻关修復指令中涉及的能量导引、未知材料合成及跨维度通讯等关键技术难题。

4.指挥架构:成立联合行动指挥部,伊万国王任总指挥,沈飞任前线行动总负责人,其他三方各派一名高级代表参与决策,但沈飞在涉及亚歷山大安全及具体行动方案上拥有一票否决权。

5.绝对保密:同盟存在及行动目標列为最高机密,对本国及全球公眾严格封锁消息,以防引发全球性恐慌和不可控的动盪。

同盟虽然建立,但內部的猜忌与竞爭暗流涌动。每个人都清楚,这既是拯救文明的合作,也是未来星际时代话语权的预演。

联合技术小组的首要任务,是打造能够执行星际修復任务的载具。

现有的任何太空飞行器都无法满足要求。

最终,方案確定:以乌拉尔正在秘密建造的、原本用於深空探索的巨型核聚变动力母舰北极星號为基础,整合四方技术,进行极限改造。

改造计划被命名为“普罗米修斯之火”。东大提供了革命性的“灵韵”型碳硅复合生物神经网络,用於提升飞船智能控制系统和应对未知能量环境。美利坚贡献了处於实验阶段的、“猎户座”计划中的重力模擬和惯性阻尼技术,以確保长期星际航行的乘员健康。欧罗邦联则拿出了压箱底的、“代达罗斯”项目中的高效聚变推进器改进型和用於在极端作业的尖端机器人技术。

在乌拉尔境內一个巨大的、隱藏於山脉深处的地下建造基地中,

北极星號开始了脱胎换骨般的蜕变。它的体型变得更加庞大和狰狞,

装甲加厚,引擎喷射口闪烁著幽蓝色的聚变光芒。舰体內部,融合了四方科技的指挥中心、生命维持区、科研模块以及一个专门为亚歷山大设计的、具备最强屏蔽和稳定功能的“钥匙”舱室逐渐成型。

这艘集人类当前科技之大成的巨舰,被重新命名为“方舟號”,寓意著承载人类文明最后希望之舟。

奈芙蒂斯和金幣几乎住在了建造基地,协调著无数技术细节,尤其是確保“钥匙”舱室能与“摇篮曲”系统的改进版完美整合,为亚歷山大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环境。沈飞则和普莱斯、幽灵一起,审核著每一个安全环节,3从舰体结构强度到內部防御系统,不放过任何潜在风险。

……

儘管“朝圣者”已被基本肃清,“学者”联盟遭到重创,但阴影並未完全散去。

夜鶯负责的反情报工作发现了令人不安的跡象。有零星的、加密等级极高的通讯信號,仍在试图刺探“星海同盟”的进展和“方舟號”的细节。这些信號源飘忽不定,技术手段极其高明,似乎来自於一个残存的、更加隱秘的“学者”派別,或者……是某个表面上加入了同盟,暗地里却另有打算的势力內部。

“他们像幽灵一样,清理掉一批,似乎总有更谨慎、更狡猾的冒出来。”夜鶯向沈飞匯报,脸色凝重,“我怀疑,『学者』的核心並未被完全摧毁,他们转变了策略,从正面衝突转为深度潜伏。而且,同盟內部……也並非铁板一块。”

美利坚的代表,那位以强硬和实用主义著称的威廉士將军,多次在非正式场合提出,应该对亚歷山大进行“更充分的能力开发测试”,以確保“钥匙”的可靠性,其隱含的意图让沈飞和伊万高度警惕。东大的代表虽然相对克制,但其科学团队对共享数据的索取也异常积极。

信任,是这个脆弱同盟中最稀缺的资源。

冬宫隔离舱內,气氛温馨却带著一丝离別的沉重。斯维特拉娜细心地为亚歷山大穿上特製的、带有生命体徵监测和微弱环境调节功能的婴幼儿太空衣。

小傢伙似乎知道即將发生什么,异常安静,只是用那双愈发深邃的眼睛看著父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