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铁腕治理(2/2)
愤怒的村民用石头、锄头,就能将这些昔日骑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族老、乡绅,当场砸成肉泥!
在扫除这些地方毒瘤的时,龙师的将士们,也收获了大量百姓的感激和拥戴。
尤其是非明军出身的将士。
他们心中第一次生出了,身为军人的职业自豪感。
扫清了地方势力后,陈洛立刻着手构建新的基层治理体系。
他在每一个村庄成立村部,然后分别派驻三名村官。
分别是村正、村教谕、村尉。
村正总管村内一切行政、生产、赋税征收等事务。
村教谕负责启蒙教育、思想宣传、移风易俗。
村尉掌管村内治安、民兵训练,维护秩序。
同时陈洛也从本村村民中,选拔为人正直、有威信的人担任村长、组长、治安员,以配合派驻村官的工作。
为了确保这套体系不被腐蚀,陈洛还建立了严格的监督机制。
首先是锦衣卫百户所,对各村进行明暗两条线的监察。
其次督察部和政工部不定期巡回检查、调研。
最后所有派驻村官,都实行任期制。
到期必须轮换,防止形成地方势力。
清理完地方宗族和乡绅势力后,陈洛将目光投向了另一个顽疾——军屯。
与地方上的复杂情况相比,军屯的问题反而“简单”得多。
因为它已经烂到了根子里,无可救药。
根据锦衣卫的调查结果显示。
龙山县辖区内二十个军屯,几乎所有的屯长都在向麾下军户放高利贷,利用职权极尽盘剥之能事。
最终逼得军户们卖儿卖女,甚至自身也沦为债务奴隶。
整个龙山县,没有卖身为奴的军户,竟然凑不足两百人!
面对这种触目惊心的腐败,陈洛的处理方式依旧简单粗暴。
所有涉案的屯长,经公审核实罪证后,一律斩首示众,财产充公。
所有军户,连同桃花河大营里原有的近三千将士。
全部免除军户身份,然后纳入“龙师”的新兵训练体系,接受全新的军事训练和思想教育。
那二十个被清空的军屯,陈洛计划将其全部转为普通村落。
用于安置后续招募的流民,恢复农业生产。
作为职业军人出身,陈洛内心深处对北齐实行的这种军户制深恶痛绝。
在他心中,军人肩负着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理应受到尊重和敬佩。
军人自己也该以军人身份为荣。
然而,军户制却将军人世代捆绑在土地上。
导致军人地位低下,生活困苦,形同贱籍,活得毫无尊严。
这种扭曲人性,扼杀军人战斗力的畸形制度。
陈洛自然不会允许在他的治下存在。
取缔龙山县所有军屯后,陈洛算是完全夯实了他对龙山县的掌控。
此时的云樾府已经处于秩序崩溃的边缘。
并且梁军还在攻打永昌府。
一旦永昌府被破,涌进北龙郡的难民将会更多。
陈洛如果不想最后接手一个烂摊子。
那他现在就得出手,逐步接管北龙郡,同时解决难民涌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