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边军造反:从拯救双胞胎女囚开始 > 第105章 乱世平安地

第105章 乱世平安地(1/2)

目录

J一顿热气腾腾,对于难民而言,简直奢侈到无法形容的肉粥饭吃完后。

锦衣卫小旗官再次宣布,愿意去龙山县的,现在就可以跟着他们走。

这一次,几乎所有的难民都毫不犹豫地站了起来,眼中充满了期盼。

阳昌村的村民和武安屯的军户们,却陷入了激烈的争论。

“龙山县?刚刚听那军爷说的,好像是很不错,可谁知道是不是真的?”

“万一过去了,是骗我们去当苦力,或者充军当炮灰怎么办?”

“可留在这里,下次再来难民,我们还能守住吗?

武安屯的情况大家也知道,都快揭不开锅了。”

“我看这些锦衣卫,不像坏人,他们吃的粮食,还有肉……”

最终,阳昌村村长和武安屯屯长商量后,做出了一个谨慎的决定。

由杨正刚等十几户人家,以及部分军户家眷,作为“先遣队”,跟着锦衣卫去龙山县看看虚实。

如果那边真如所说,再派人回来通知大家集体搬迁。

于是,一支由锦衣卫引领,包含难民,阳昌村村民,武安屯部分军户的混合队伍,踏上了前往龙山县的道路。

一路上,这支队伍如同滚雪球般越来越大。

锦衣卫们似乎对沿途情况了如指掌,总能精准地找到一队队躲藏在山坳、林间,濒临绝望的难民。

他们用的都是相同方式。

先展示武力震慑宵小,然后分发食物安抚人心,最后告知龙山县的安置政策,将这些零散的难民吸纳进队伍。

人数从最初的几百,逐渐增加到上千,甚至朝着数千人的规模发展。

杨正刚开始还有些担忧,这么多人,粮食怎么办?

难道龙山县真的富庶到可以无限量供应?

但他的担忧很快被打消了。

在途经几个预设的补给点时,总有锦衣卫带领的民夫队伍,推着满载粮食的独轮车或者赶着骡车等在那里。

粮食交接井然有序,难民们总能及时得到基本的食物配给。

虽然只是维持生存的稠粥,但在乱世之中,这已是天大的恩赐。

更让杨正刚惊讶的是,在一次接收粮食时,队伍里一个年轻难民突然激动地跑出来,对着一个送粮的民夫大喊。

“栓子哥!是你吗栓子哥?

我是狗娃啊!邻村的狗娃!”

那叫“栓子”的民夫先是一愣,随即也认出了老乡。

两人激动地抱在一起。

二人短暂的交谈,通过无数双耳朵在难民中传播开来。

“栓子,你们在龙山县咋样?真管饭?”

“管!咋不管!顿顿能吃个七八分饱!隔几天还能见点儿荤腥!”

“那……要我们干啥?是不是很累的苦役?”

“干活是肯定的,天下哪有白吃的饭?但不算累。

修路、盖房子、开荒……都有规矩。

干够了时辰就能休息。

而且还给工钱呢!”

“工钱?”

这话引起了轰动。

“对!看见我们没?”

栓子指着自己和同伴,脸上带着自豪。

“我们这送粮的活儿,算是比较危险的,工钱最高!

干一天能顶他们在工地上干两天!

龙山县说话算数,从不拖欠!”

真实的见闻,比锦衣卫任何宣传都更有力。

难民们心中的疑虑大消,取而代之的是对早日到达龙山县的迫切渴望。

经过数日的跋涉,队伍终于抵达了龙山县的边界。

落鹰岭。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依托险峻山势而建的巍峨关城!

城墙高耸,以巨大的青石混合水泥垒砌而成,女墙、箭楼、瞭望塔一应俱全。

一面黑底金字的“陈”字大旗在关隘上空猎猎作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