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边军造反:从拯救双胞胎女囚开始 > 第111章 王不可辱!

第111章 王不可辱!(2/2)

目录

他目光锐利地看着晋王血书,整个人散发着一股声音难以形容的庄重气势。

“子晋不必再劝,寡人必须出兵相助晋王!”

“此事,非晋王一家之事!”

“戎族践踏的是我齐人的土地,屠戮的是我齐人的子民。

他辱我姐妹,毁我城池,此乃国耻!

若我等皆坐视胡虏在我中原大地如此肆虐,我等还有何颜面立于天地之间,还称什么诸侯王”

“子晋,你立刻回信给晋王和陈王,就说本王寡人必定拼尽全力拖住荻族大军。”

“此番围攻荻州,晋王派出了二十万大军。

如今还有十万大军尚且留在荻州东部。

就让他十万大军去与晋王会合,让晋王率军二十万,打出我齐人的威风来!”

萧鸣贤回信的同时,他麾下兵马已经开始往宝桐府进发。

陈王见到萧鸣贤那十万大军的动作,立刻明白了萧鸣贤的决定。

所以没等收到萧鸣贤的回信,陈王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去往宝桐府。

除了陈王和梁王加在一起的二十万大军外,还有晋王留在荻州附近的十万兵马也赶到了宝桐府。

很快晋王得以与他另外十万大军会师。

他来不及跟陈王和梁王说什么感谢的话。

趁着陈王和梁王帮他拖住荻族大军,他立刻带着二十万兵马直扑太灵府。

然而,戎王赤木并非莽夫。

他早已料到晋王会回师,于是提前在太灵府外的落龙坡设下了埋伏。

落龙坡倒也不是什么险要之地。

只是这里地势开阔,适合骑马作战,所以赤木将决战地点选在了这里。

当晋王二十万大军,怀着悲愤与复仇的怒火,急匆匆赶到落龙坡时。

戎族十万铁骑早已经列阵等待多时。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双方没有任何废话,也没有什么阵前对骂,斗将之类的过程。

一方擂响战鼓,一方吹响进攻的号角。

双方兵马如同两股洪流,在落龙坡狠狠地撞击到一起。

这场战争看似声势浩大,参与人数众多。

实际结果早已注定。

一方是以悍勇闻名的铁骑,且在原地以逸待劳。

一方是以军纪涣散,战力低下出名的齐兵,且连日赶路,疲累至极。

战斗开始不到一个时辰,二十万晋军便彻底溃败了!

士兵们丢盔弃甲,四散奔逃,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落龙坡尸积如山,血流成河。

晋王的王旗被践踏在泥泞之中。

乱军之中,戎王赤木在一群亲卫的簇拥下,找到了被亲卫拼死护在核心处的晋王。

赤木骑在雄骏的战马上,用带着浓重戎族口音的官话冲晋王大喊:“石天耀!投降吧!”

“看在你是一方诸侯的份上,也看在你有勇气与本王正面一战的份上。

本王饶你不死,还可给你一个富贵闲人的结局!”

石天耀看着周围一片溃败的景象,看着自己麾下士兵不断倒下。

他知道,自己大势已去。

不过这是他早已经料想到的结果。

所以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一片决绝之色。

晋王没有回应赤木的劝降,而是缓缓转过身,看向身边一位身着暗红色细鳞甲,气质冷峻的青年将领。

这青年将领是海棠卫的统领沈若水。

海棠卫是第一代晋王创立的,每一个海棠卫成员,都是晋王从战士遗孤中选拔而出。

然后亲自抚养,聘请名师,喂食秘药,细心调教长大。

所以每一个海棠卫的忠诚和实力,都不用怀疑。

他们是晋王的底蕴,也是晋王真正的安身立命之本。

晋王从怀中取出,那方象征着晋王权力与传承的蟠龙金印。

他将金印郑重地塞到沈若水手中,声音嘶哑却清晰:“沈若水听令!”

“末将在!”

“带着寡人这方王印突围出去,把它交给梁王萧鸣贤。

告诉他,寡人谢他援手之义。

寡人将此印交给他,等同于将整个晋国交给他。

希望他能驱逐晋国之内的胡人,还晋国百姓一个太平。”

“将金印交给萧鸣贤,你们海棠卫此后何去何从,由你们自行决断。”

“若水,你们自由了,以后……好好活着。”

沈若水眼中泪水奔涌,身体颤抖不止。

但他没有任何废话,只是默默接过那沉甸甸的王印。

然后沈若水深深看了晋王一眼,接着他单膝跪地,对晋王行了一个最庄重的军礼:“末将沈若水……领命!”

随后,沈若水起身,厉声喝道:“海棠卫听令!随我突围!”

三千海棠卫如同暗红色的洪流,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朝着一个方向猛冲过去。

他们以惊人的战力,硬生生在戎族的包围圈上撕开了一道口子。

晋王看着沈若水等人远去,又看向身边仅存的,数百名伤痕累累却目光坚定的亲卫。

晋王惨然一笑,问:“你们……为何不走?”

“愿与王上同死!”

数百人齐声怒吼,声震四野。

晋王眼中闪过一丝泪光,随即被无尽的决绝取代。

他拔出腰间象征身份与荣耀的长剑,拿在手里掂了掂。

感觉不趁手,晋王丢掉长剑,拾起地上另一柄完好的战刀。

他刀锋指向高踞马上的戎王赤木,用尽生平最后的力气,发出了震天的怒吼:

“王——不——可——辱!”

吼声未落,他如同扑火的飞蛾,率领着数百名决死的亲卫,向着数量百倍于己的戎族大军,发起了最后一次,也是最为悲壮的冲锋!

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那一声“王不可辱”的呐喊,最终湮灭在戎族骑兵的铁蹄和狂笑之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