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岂有此理(1/1)
今年的除夕,萧明允过得和往年一样枯燥乏味。继位前是因为后宫人少,太后诸事繁多,除夕总是按照宫规标准草草庆祝一下了事。没想到今年也是如此。虽然人比以前多了些,但是因为太后的严防死守,大家也都不敢逾矩,生怕惹祸上身。梅儿现在更是全后宫的敌人,宴会上说句话就要被所有人明里暗里地怼。一顿年夜饭吃下来,全是规矩套路,心机顾忌,没有一点年味。
萧明允不禁有点怀念虞梦鸢,怀念浮光阁。她的小院似乎总有些与巍峨的宫苑格格不入的气氛,充满后宫里不常见的温馨和轻松。他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明明他也不是个凶狠暴虐的人,但他身边的人要么曲意谄媚,要么战战兢兢,就只有一个从小伴驾的汪福海,还算有人气,还被他百般嫌弃。
所以萧明允趁着除夕夜皇帝要去皇家祠堂祝祷的契机,一个人出来透气,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浮光阁的门外。如他所料,浮光阁除了大门紧闭外,哪里有一点被禁足的样子。院子里欢声笑语,竟然还点起了爆竹,爆竹响得磕磕绊绊,不伦不类,烟花炸得像打铁的火花,可就是让萧明允觉得莫名的温馨。
“朕一定是魔怔了。”萧明允叹了口气。最初得知避子汤之事的愤怒已经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空落。即便他每日与柳映梅腻在一起,却怎么也填不上心里空掉的那一块。萧明允默默站在黑暗里,听着浮光阁里的动静忍不住苦笑,心中更觉得酸楚。大年夜里,山珍海味吃不下,他竟然在怀念咬春宴的香椿芽。
可是虞梦鸢呢?人家不要太开心。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皇上,天冷,咱们进去暖暖身子吧。”汪公公试探地问。
萧明允斜了他一眼:“暖什么?她在禁足。”
“禁的是娘娘的足,谁还能挡得住皇上呢。大年夜的……”汪公公说了一半,看皇帝脸色不对,改口道:“……皇上……您进去训斥她一顿,解解气。”
“哼!少放屁,回宫。”萧明允骂了一句,转身就走。
“嗳,是。”汪公公跟在皇上身后,暗暗摇头。
后宫里的新年除了气派的装饰,就是繁琐的仪式,完全没有民间新年的幸福感,皇帝好像更颓废了,反正也没有公事,整日就窝在宫里不出门。就连太后也感受到了皇帝情绪的低迷,在皇帝来请安的时候特意劝解:“惠嫔的事哀家听说了,一直没问你,就是怕你多心。那孩子虽然想法跳跃一些,做事还是稳妥的,应该不会拿皇嗣开玩笑。这大年下的,皇帝能宽容就宽容她吧。”
“母后不知道,她在浮光阁里过得比我们还好些呢?没关系,不必去管她。也该让她吃吃教训。”萧明允一说起这事就生气。
“马上就元宵节了,今年宫里做个小型的灯会吧,热闹热闹。”太后见劝不动,也就不提,这种事越劝越难和好。
“好,全凭母后做主。”
元宵灯会,宫内偶尔会办,无非是内务府的匠人扎一些龙凤花灯,年年有鱼之类的吉祥图案,礼部或者内阁大学士出一些歌功颂德的灯谜,趣味不好说,马屁是一定会拍的。总之,和民间的灯会差远了。
但是妃嫔们对这灯会的兴趣还是很高的,毕竟平日里没什么娱乐活动,人也出不去,所以任何热闹都显得珍贵非常。
柳映梅这几日得意得很,不仅因为她已经把皇帝牢牢地把握在了身边,更是因为,皇上承诺她,年后派钦差大臣查办过岭南之事后,就以此功绩,给她升个位份。
岭南那边,她早就已经放了消息回去。想必岭南那边证人证物都已经准备好了,钦差大臣一到,就会有民众闹起来,保证把岭南那些狗官通通都送进刑部大牢,尤其是那个徐茂!
等岭南的那些老油条都被皇上收拾了,她在宫中也有了正经位份,到时再找个机会把流产的事栽赃给其他妃嫔,说不定皇帝怜惜她,还会给她再升一升位份。等她站稳了脚跟,立刻就搞死太后这个老妖妇。柳映梅心里盘算着,都是美好的未来。
“柳姑娘,皇上传信来,今日不过来了。”绿萼走进来,打断了柳映梅的思绪。
柳映梅面露不悦:“没见到我在想事情吗?突然进来吓我一跳。皇上去哪了?”
“皇上去了华清宫,探望丽妃娘娘。”柳映梅自从得宠,私下里脾气越来越差,绿萼心中不满,说话也冷硬。
“不是让你盯着皇上点吗?好好的怎么想起看什么丽妃。”柳映梅习惯了皇帝总是围着她转,眼里再容不下别人。
“皇上去哪里,哪是我们做奴婢的可以置喙的。”绿萼仗着自己是皇帝赏赐的人,从不惯着柳映梅。
柳映梅脸色阴沉,忍了忍没开口,她早就看绿萼不顺眼。因为是皇上的人,有她在,做事总是要束手束脚些。先想个办法,把她换掉好了。柳映梅恨恨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