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 第 274 章 要求白俄人学习河南话。

第 274 章 要求白俄人学习河南话。(2/2)

目录

“尤其是孩子们,不能再像之前那样,集中起来,只接受白俄教师的教育。”

“要和本地小孩一起进学堂,一起上课,一起学汉语、学中国的历史文化。”

这话一出,四人脸上虽未表露异议,心中却泛起了一丝波澜。

河南话晦涩难懂,对他们这些成年白俄人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

刘镇庭当然知道他们的顾虑,继续说道:“我知道学汉语不容易,但你们要明白,洛阳是你们的新家,河南话是这里的通用语言。”

“若是连话都听不懂、说不通,怎么和本地人相处?怎么融入这片土地?怎么在军队里协同作战?”

他目光扫过四人,语气缓和了些许,安慰道:“当然,我不会干涉你们的信仰。”

“你们的教堂可以继续开,宗教活动可以正常举行。”

“只要不违背国法、不伤害他人,都可以保留。”

话锋陡然一转,刘镇庭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一字一句地强调:“但是!我希望你们所有人都明白一件事——要先爱国,先知道谁才是你们的庇护者!才能爱教!”

“你们现在爱的国,是我们脚下这片土地!”

“接纳你们、给你们尊严和归宿的,是我——刘镇庭!”

“若是有人敢借着信仰的名义,做出损害这里利益的事,那就别怪我翻脸!”

米哈伊尔四人闻言,心中最后一丝犹豫也烟消云散。

他们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坚定。

米哈伊尔率先开口,语气诚恳:“我们一定会遵守您的要求,少帅!”

“我们一定好好学河南话,让孩子们和本地小孩一起读书,至于信仰,我们定会牢记‘先爱国后爱教’,绝不敢有半分违背!”

车可夫上校也附和道:“我们这群人,流亡了十几年,早就明白,没有国家的庇护,信仰再虔诚也没用。”

“您给了我们家,给了我们尊严,我们自然要守护这片家园,学汉语、融入本地,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柯罗夫和科马罗夫也连连点头,认同车可夫上校的话。

其实,什么是信仰,无非是一种心灵寄托而已。

尤其是他们这些流亡在海外的人,心中早已对曾经的信仰产生了怀疑。

当年他们虔诚祈祷,却还是被赶出故土,颠沛流离,受尽屈辱。

而他们的敌人,却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能活到现在,他们的心中,逐渐已经对自已的信仰彻底失望了。

如果没有认识刘镇庭,他们能来洛阳吗?能安稳的在这定居吗?

相比之下,而眼前的家园、稳定的生活,才是最值得珍惜的东西。

更何况,不学汉语,确实难以融入。

平日里和豫军同僚沟通,还要靠翻译。

若是真到了战场上,一个命令传达不畅,可能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孩子们学会汉语,未来才能更好地在洛阳立足。

不再像他们一样,走到哪里都是“外人”。

刘镇庭看着四人毫不犹豫的样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很好,你们能想通,我很放心。”

“民政处会牵头,从洛阳的学堂里抽调优秀的汉语教师,专门负责白俄同胞的汉语教学。”

“军队里的汉语课程,我也会派来来负责,确保教学质量。”

“接下来,咱们聊一聊扩编的事。”

(成年后,我从来不过生日,包括这一次。在我看来,这一天,其实…似乎…没什么不一样的。正常的吃饭,工作,睡觉。而且,连朋友圈都不好意思发。顶多内心里感慨一句,自已什么都没干成,就又老了一岁。或许,很多书友都会有这样的想法。这是我第一次告诉别人,昨天是我的生日。可能,是因为在互联网上,大家反正谁也不认识谁吧。)

(谢谢书友们真诚的祝福,不好意思,给你们添堵了。看到你们的祝福,我真的很感动。这是第一次,有这么多人跟我说生日快乐!这也是我第一次这么矫情,让大家见笑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