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旧居(2/2)
只是寂寞,寂寞,伴着阳光。
而我的脚步为什么又这样累?
是否我肩上压着苦难的年岁,
压着沉哀,透渗到骨髓,
使我眼睛蒙眬,心头消失了光辉?
为什么辛酸的感觉这样新鲜?
好像伤没有收口,苦味在舌间。
是一个归途的游想把我欺骗,
还是灾难的日月真横亘其间?
我不明白,是否一切都没改动,
却是我自己做了白日梦,
而一切都在那里,原封不动:
欢笑没有冰凝,幸福没有尘封?
或是那些真实的岁月,年代,
走得太快一点,赶上了现在,
回过头来瞧瞧,匆忙又退回来,
再陪我走几步,给我瞬间的欢快?
有人开了窗,
有人开了门。
走到露台上——
一个陌生人。
陌生人的出现显示出诗人的美好回忆被打断,现实与回忆之间的对比更显出过往的美好。
生活,生活,漫漫无尽的苦路!
咽泪吞声,听自己疲倦的脚步:
遮断了魂梦的不仅是海和天,云和树,
无名的过客在往昔作了瞬间的踌躇。
附:过旧居(初稿)
静掩的窗子隔住尘封的幸福,
寂寞的温暖饱和着辽远的炊烟——
陌生的声音还是解冻的呼唤?……
挹泪的过客在往昔生活了一瞬间。
(原载1946年1月10日《新生日报》,
后收入《灾难的岁月》)
诗歌鉴赏
《过旧居》在《灾难的岁月》中有两稿,初稿只有短短的四句,现在的稿子写成于八天之后,却是洋洋洒洒,细致描画了往昔的幸福生活。这两首诗都是诗人对于往昔生活的怀念,但是在感情的表述上却又如此的不同。诗的第一部分点明了诗人看到了旧居的露台,可见诗人是站在露台之外的,但是诗人像做白日梦一样的,细细描写了曾经的幸福生活。这样的幸福生活正如诗人所写是发生在“窗内”,有着具体的“妻和女”,这些构成家庭温馨的元素,最终被一个出现在露台上的“陌生人”打破,让诗人从回忆中惊醒,不得不面对惨淡的人生。全诗情感真挚,描写细腻,往昔与现实的对比在诗的开头与结尾巧妙对应,情感的对比给予读者强烈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