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锻兵坊后事,虎穴行!(1/2)
第194章锻兵坊后事,虎穴行!
计划终究赶不上变化。
就在今日,李知贺让自己这段时间儘量不要在人前露面,行事低调一些。
苏牧原本的打算亦是如此,他想要先潜入黑山军营地,至少要先確认三位大师傅所在才会出手,如此最为稳妥。
如今隨著武烈的出现,一切计划都被打乱。
“此番已然打草惊蛇,若退去下次再来时戒备必然更为森严,甚至三位大师傅也会被转移他处,就今夜了!”
苏牧眼眸微眯,暗自嘆了口气没有犹豫什么,当机立断做出了决定。
“看来武叔与我一样,也是查到了三位大师傅的线索,想要趁著夜色上门救人。”
如今黑山乱军已成气候,三位大师傅被黑山军掳走后,就连青云官府也不愿轻易出手救人。
所谓患难见真情,现如今能上门强闯黑山军营地这等龙潭虎穴的除了苏牧,也唯有武烈了。
苏牧眼眸闪烁暗暗点头,手中悄然出现了一副白鹰面具默默戴上,隨时准备出手救援武烈,眼下营地集结而来的只是些寻常士兵,少数武者也不过是些九品的炼劲武者。
易筋武者称得上百人敌,短时间內这些人对早已易筋多年的武叔而言算不上威胁。
苏牧一边关注著武叔的动向,一边关注著营地更深处的动静,击溃一支军队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绝对的实力碾压过去,合而围之。
二是斩將夺旗。
此处有超出千名士兵,与其一个个杀过去,不如直接斩首行动,诛杀坐镇此处营地的首恶,如此一来军黑山军士气溃败也能更好的带走三位大师傅。
至於剿灭乱军,那是官府该做的事。
“武叔,得罪了。”
隱匿暗处的苏牧暗道一声,並未直接出手,静候首恶的出现。
鐺鐺鐺!
包围圈中,武烈手中一柄夺来的长刀血,刀法迅疾纯熟,寒光翻飞间这些寻常的黑山军士兵、以及九品和少数的八品武者根本阻拦不住。
“!”
武烈再次出刀,斩断黑山军土兵手中刺来的长枪之枪桿,箭步上前一刀擦过近身的黑山士兵皮甲缝隙,脖颈处血光扩大,一声惨叫中有一名黑山军士兵倒下。
武烈深吸一口气,迟迟不见营地深处的黑山军高手现身,他一咬牙不愿就此退去,进而朝著更深处衝杀而去。
营地深处连片的锻造工坊处,陈云天登高眺望著山下的火光,听到了打斗声与骚乱声,当即转身钻回一间锻造房內。
“外面这是什么动静”
一入屋,便有一道声音迫不及待发问,林若水面上满是急切之色。
“有人在强闯黑山军营地。”
“强闯他们有多少人”
赵矩平静的语气下透著三分激动,他们苦等四月余,眼下机会终於来了。
“人数应该不多。”
“不多”
赵矩与林若水颇为激动的神情一僵,三人相视一眼都有些迟疑,他们被掳上山已有四月余,很清楚这处营地不仅有著数千士兵,更有著不下六名七品高手。
甚至还有那深不可测的紫衫女子。
若只是数人的强闯,无异於飞蛾扑火,只消片刻就会被黑山军扑灭。
“这帮乱军还需要我们三个老东西锻造兵甲,不会轻易杀我们机会难得,试试吧”
“我赞同。”
“那便试试!”
三位大师傅眼中闪过厉色,这或许是他们唯一的下山机会,就算要冒风险极大也不得不试,他们不愿为黑山乱军所用。
夜幕山风呼啸不休,山腰宫殿屋顶上,一道倩影佇立俯瞰著营地中的廝杀,高处不胜寒,以她这个视角望去。
火光如龙,士兵黑压压如一片绝望黑海,所有人都深陷其中,好似状若疯魔。
“护法大人,有一人闯入了营地,只是一名易筋武者,属下这就去宰了他。”
两名黑山军万夫长雄壮的身影跪倒在宫殿之外稟告情况,“不必了,营地中我最信任你们两人现在我交给你们一个任务,取走短刃后从后山秘道离开营地,务必將短刃送到天王手中。”紫衫从丈许高的屋顶之上跃下。
紫衫裙摆在两人眼前隨风舞动,一股幽香扑鼻,两名万夫长惶恐低下脑袋不敢去看那一抹紫色“护法大人,是否要”
两人中有一人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询问开口。
“那三人不关键,留他们一条命好了。”
“是,属下遵命。”
吩附两人去取短刃后,紫衫揉了揉眉心,此刻她那右眼皮仍止不住在跳动,越发跳的令人心惊肉跳。
人都有趋吉避凶之能,只是寻常人这个能力往往不显,而修炼者隨著境界提升,无论是武夫,还是三教修行者这份能力都会隨之提升。
以及这份能力也与人之际遇与成长环境息相关,芸芸眾生有人如那二狗,先天具备稟赋,这是与生俱来的能力。
但也有人因从小的环境而后天具备了某种稟赋,紫衫便是后者,从吃人窟中逃出的她毫不怀疑自己的对生死的预感。
属下来稟报今夜只有一人闯入,但紫衫却是敏锐嗅到了一抹淡淡的死亡气味,今夜不速之客多半不止那一人。
因而她第一时间派人將最重要的短刃送走,了却后顾之忧,她则是选择留下来迎战。
急促的脚步声趋近,两名万夫长离开不久,数名黑山军千夫长到来。
“你们几人隨我去看看。”
与此同时。
远在百里之外,青云城,锻兵坊深院。
“这,这怎么可能——这不是赵矩大师傅的手稿,而是那傢伙的手稿!”
武巧儿看著纸张上誉抄的字跡,俏脸上满是不可思议,三位大师傅失踪后,前些日爹爹命人去封存锻造室內的东西。
封存时曾掉落一张手稿,武巧儿偶然警见一眼后就总觉那字跡有些可疑,於是今夜她偷偷潜入书房取来一对比,竟发现这最初的手稿与那日双柏书院恩公所留字跡颇有几分相似。
两者字跡乍一看並不相同,但若仔细观察,书写时的一些小细节,譬如撇捺的起笔和收笔有著相似风格,人之书写习惯是不易改的。
“兴许只是巧合,还不一定就是那傢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