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轻松中文大师写作课(套装全8册) > 时间

时间(2/2)

目录

5举例论证

中外历史上名垂千古的伟人,如释迦、孔子、耶稣、屈原等等,他们看出了生命的意义同价值,即使只活了几十个年头,但他们的思想却可以流传几千年。这些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让论证更为深刻,更加令人信服。

话说回来,事事物物要时时证明,可是时间本身却又像是个极其抽象的东西,从无一个人说得明白时间是个什么样子。时间并不单独存在。时间无形,无声,无色,无臭。要说明时间的存在,还得回过头来从事事物物去取证。从日月来去,从草木荣枯,从生命存亡找证据。正因为事事物物都可为时间作注解,时间本身反而被人疏忽了。所以多数人提问到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时,没有一个人敢说“生命意义同价值,只是一堆时间”。6

6论证严密,层层深入

前文,作者从“肯定生活”方面,从两种人的分歧态度方面,论述了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理解不同,结果也不同;接着,作者又借用伟人的事例,论述了生命的特殊意义和永久价值。本段中,作者回归到“事事物物要时时证明”,指出“生命意义同价值,只是一堆时间”。论证严密,富有层次。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是一个真正明白生命意义同价值的人所说的话。老先生说这话时心中的寂寞可知!能说这话的是个伟人,能理解这话的也不是个凡人。目前的活人,大家都记得这两句话,却只有那些从日光下牵入牢狱,或从牢狱中牵上刑场的倾心理想的人,最了解这两句话的意义。因为说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同懂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异途同归,完全是为事实皱眉,却胆敢对理想倾心。

他们的方法不同,他们的时代不同,他们的环境不同,他们的遭遇也不相同;相同的是他们的心,同样为人类向上向前而跳跃。7

7卒章显志,点明题旨

文章结尾处,作者用“他们”,即释迦、孔子、耶稣、屈原、陈子昂等人的事例做总结,使本文的中心论点得以升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自己的理想,在于为社会做贡献的心意,在于“为人类向上向前而跳跃”。

阅读赏析

说起沈从文先生,很多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我读过他的小说《边城》。”其实,除了《边城》,沈从文先生从1924年至1949年,25年时间里,创作过作品结集80余部,是我国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

在25年不长的时间里,先生之所以能创作出如此多的作品,是因为他真正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于为人类向上向前而跳跃”。此后,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先生的文字被“封杀”,但他并没有心灰意冷、得过且过、虚度光阴,转而投身于文物研究领域,超然地做起这份工作,并成了出类拔萃的专家。这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执着。最终,勤奋而有韧性的沈从文先生获得了“时间”的肯定,也找回了他在文学史上应有的位置。

瞧,时间并不会轻视每一个拼搏努力的人,也并不会怠慢每一个心怀梦想的人。也许,我们的付出在眼前看不到回报和收获,但别着急,随着时间之河缓缓流淌,我们会惊喜地发现,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沈从文先生一样,不负韶华,未来可期;不负流年,岁月可期!

阅读延伸

1.试想一下,文章花大量笔墨写“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却为什么以“时间”为题呢?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文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3.如果你来写《时间》,会从哪个角度立意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