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轻松中文大师写作课(套装全8册) > 蒙自杂记

蒙自杂记(1/2)

目录

朱自清

探索思考

《蒙自杂记》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朱自清先生在蒙自仅仅生活了五个月的时间,却用自己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小城蒙自独特的妙意。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除了要学习作者对景物的描摹技巧,也要结合时代背景,体会文章所表现的更高的审美境界。

阅读批注

我在蒙自住过五个月,我的家也在那里住过两个月。我现在常常想起这个地方,特别是在人事繁忙的时候。

蒙自小得好,人少得好。看惯了大城的人,见了蒙自的城圈儿会觉得像玩具似的,正像坐惯了普通火车的人,乍踏上个碧石小火车,会觉得像玩具似的一样。但是住下来,就渐渐觉得有意思。城里只有一条大街,不消几趟就走熟了。书店,文具店,点心店,电筒店,差不多闭了眼可以找到门儿。城外的名胜去处,南湖,湖里的崧岛,军山,三山公园,一下午便可走遍,怪省力的。1不论城里城外,在路上走,有时候会看不见一个人。整个儿天地仿佛是自己的;自我扩展到无穷远,无穷大。这教我想起了台州和白马湖,在那两处住的时候,也有这种静味。

1定点观察

选好描写角度对写好景物十分重要,从不同的角度着眼、采用不同的观察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观察效果。同时,描写要遵照一定的顺序,作者先从大处着眼,从俯瞰的角度用一条大街将蒙自的景物串联起来,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为后文的展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真正做到了描写细致、繁而不乱。

大街上有一家卖糖粥的,带着卖煎粑粑。2桌子凳子乃至碗匙等都很干净,又便宜,我们联大师生照顾的特别多。掌柜是个四川人,姓雷,白发苍苍的。他脸上常挂着微笑,却并不是巴结顾客的样儿。他爱点古玩什么的,每张桌子上,竹器瓷器占着一半儿;糖粥和粑粑便摆在这些桌子上吃。他家里还藏着些“精品”,高兴的时候,会特地去拿来请顾客赏玩一番。老头儿有个老伴儿,带一个伙计,就这么活着,倒也自得其乐。3我们管这个铺子叫“雷稀饭”,管那掌柜的也叫这名儿;他的人缘儿是很好的。

2散点观察、从整体到局部

作者在上一个段落交代蒙自城市全貌,从本段起,则按照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对蒙自若干景点展开更为细致的描摹。

3人物描写

作者笔下的蒙自,不仅有美景美食,还有淳朴友善的民众和怡然的生活氛围。朱自清先生借由糖粥铺掌柜的和善和自得其乐,让读者感受到蒙自简单自由的民风。人在景中,则成为景物的一部分,场景中的人物由于体现了某种社会风貌或传达了某种情绪,往往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所描写景物的特征,在进行景物描写时,也应注意景物中人的作用。

城里最可注意的是人家的门对儿。4这里许多门对儿都切合着人家的姓。别地方固然也有这么办的,但没有这里的多。散步的时候边看边猜,倒很有意思。但是最多的是抗战的门对儿。昆明也有,不过按比例说,怕不及蒙自的多;多了,就造成一种氛围气,叫在街上走的人不忘记这个时代的这个国家。这似乎也算利用旧形式宣传抗战建国,是值得鼓励的。眼前旧历年就到了,这种抗战春联,大可提倡一下。

4移步换景

从糖粥铺到街上的门对儿,读者仿佛跟随作者在蒙自街头漫步,这种观察方式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使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写景,要注意把立足点的变化交代清楚。

蒙自的正式宣传工作,除党部的标语外,教育局的努力,也值得记载。他们将一座旧戏台改为演讲台,又每天张贴油印的广播消息。这都是有益民众的。他们的经费不多,能够逐步做去,是很有希望的。他们又帮忙北大的学生办了一所民众夜校。报名的非常踊跃,但因为教师和座位的关系,只收了二百人。夜校办了两三个月,学生颇认真,成绩相当可观。那时蒙自的联大要搬到昆明来,便只得停了。教育局长向我表示很可惜;看他的态度,他说的是真心话。蒙自的民众相当的乐意接受宣传。联大的学生曾经来过一次灭蝇运动。四五月间蒙自苍蝇真多。有一位朋友在街上笑了一下,一张口便飞进一个去。5灭蝇运动之后,街上许多食物铺子,备了冷布罩子,虽然简陋,不能不说是进步。铺子的人常和我们说,“这是你们来了之后才有的呀。”可见他们是很虚心的。

5细节描写

作者用诙谐幽默的笔法,生动形象地还原了蒙自苍蝇多时的情状,使得文章呈现出明快轻松的基调,充满小镇愉悦的生活气息。细节描写在文章中看似闲笔,但恰当地运用可以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