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顺水推舟(2/2)
“可再瞧瞧丞相府。闺女才刚出嫁没多久,连个外孙的影儿都还没见着呢!您如今可是袁家的上门女婿,不正该替老丈人分忧解难,早早把抱孙子这件头等大事给提上日程吗?”
话音刚落,整个朝堂瞬间“嗡”的一声炸开了锅。
文武百官低垂着头,有人强忍着笑意,肩膀微微抖动。
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魏彬轩年岁比袁康足足大了五六岁,却偏偏迎娶了袁康正值妙龄的独生女儿。
此事在朝廷上下早已成了暗地里传得沸沸扬扬的笑话。
每逢茶楼酒肆,总有人拿这事打趣。
“魏相爷这是老树开新花啊!”
“怕不是为了争那一句‘岳父大人’叫得响亮吧?”
此刻听得陆宴辞当庭揭短,魏彬轩只觉得一股怒气从脚底直冲脑门。
“你!扯这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做什么!这等私宅之事,轮得到你一个外人在此胡言乱语、指手画脚吗?!”
“哎!”
陆宴辞慢条斯理地侧过身来。
“魏丞相此言差矣。既然您都能对我陆家儿媳何时生育指指点点,今日我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关心一下您府上外孙啥时候落地啼哭、蹒跚学步,这难道不算礼尚往来?人情往来,讲究的就是个你来我往嘛。”
他说着,抬手重重拍在自己胸前。
“再说了,我可不是什么闲散大臣。我乃兵部尚书,执掌全国兵马调度,军政要务皆由我一手经办!眼下边疆不宁,叛乱四起,调兵遣将乃国家重事。”
“我身为兵部主官,关心战事进展,过问统帅人选,这怎么就不合规矩了?武安侯大人,您说是也不是这个理?”
那张嘴,真真是能把死人说活、活人气死,偏还让人挑不出半点错处。
而此时,皇帝始终懒洋洋地斜倚在龙椅之上。
当年他刚刚登基,根基未稳,能在朝中立足,全靠几位亲信扶持。
其中陆家位列首功。
陆楚晏自幼与他一同读书习武,伴读东宫十余载。
而更重要的是,陆家这一支势力,堪称内外兼修、刚柔并济。
外有陆楚晏驰骋沙场,内有陆宴辞坐镇朝堂。
一文一武,兄弟能力互补,立场坚定。
因此,皇上毫不犹豫地大力提拔陆家,委以重任。
然而,皇上终究还是低估了那些老臣们的顽固与狠辣。
他初即位时,能依靠的力量本就寥寥无几。
彼时陆家站出来全力支持,自然成了他最信任的左膀右臂。
可剩下的大臣们呢?
哪一个不是历经三任帝王、步步为营熬出来的精明角色?
他们表面不反,但从心底里,并不相信这位年轻的君主能掌控大局。
如今大齐全国兵力分布,早已成微妙之势。
武安侯掌握京畿两万精锐,名义上护卫皇城,实则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制衡力量。
边关宣王统率八万边军,扼守南疆要道,兵强马壮。
其余各地驻防与调动之权,几乎尽数落在陆楚晏手中。
倘若此次叛乱再由陆楚晏领兵出征,一旦局势稳定,朝廷势必下令召回宣王麾下八万边军。
届时整支平叛大军都将归于陆家统辖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