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红楼双姝记 > 第111章 故地新缘暗线牵

第111章 故地新缘暗线牵(2/2)

目录

不过也难怪,当年也就见过那一面。

她就是这铺子从前的帮工,罗秀芬啊。

您当年还让人查过她的底细。

后来她主动来面试,我们见她招呼客人伶俐周到,处理纠纷也很有章法,便留了下来。

如今已是铺子里独当一面的管事娘子了。”

望舒经此一提,方才忆起,确有这么一位颇有主见和手腕的女子。

见她如今做得风生水起,心下也觉欣慰。

又叙谈片刻,望舒起身告辞,言明还要去姨娘留下的凝香斋看看。

周氏挽留不住,亲自将她送至绣坊门口。

马车行至凝香斋。

铺面招牌已焕然一新,店内顾客盈门,生意显然极好。

望舒刚踏入店内,便有一位年约三十、打扮得干净利落、举止端庄的妇人迎了上来,笑容可掬:

“这位夫人,快里面请。

楼上有刚从京城来的新货,都是时下最新的香粉胭脂,春日里用着正相宜,香气清雅,还有些是防水的呢。”

望舒见她应对得体,便从善如流,带着抚剑和汀雁随她往楼上走。

楼梯间人流稍显拥挤,主要是胭脂水粉这类物事,女客们总要试色、嗅香,品类又繁多,难免滞留时间较长。

刚走到楼梯口,后院里闻声走出一人,竟是原来的张掌柜。

与几年前那愁苦憔悴的模样判若两人,如今他面色红润,身形也发福了不少,一见望舒,便激动地迎上前:“东家,您可算回来了。”

他连忙指着方才引路的妇人介绍道:

“东家,这是小女。

早些年不懂事,非要嫁到几百里外的乡下去。

好在女婿争气,自己前年考中了秀才,便来了城南的百川书院甲班进学,今年秋闱便要下场考举人。

我看他们小两口花销大,女婿又是块读书的料,便想着帮衬一把,让她回来帮东家打理这铺子。

没成想,这胭脂水粉的营生,果然还是女人家来做更便宜,这两年铺子的收益,翻了好几番不止。”

望舒闻言,目光在张氏身上停留片刻,见她虽衣着朴素,但眉宇间透着干练,举止落落大方。

她微微一笑,对张掌柜道:

“既是如此,那是好事。

这样吧,从铺子账上支取一百两银子,算是我给张家女婿读书的资助,聊表心意。”

她话语温和,却特意转向张氏,清晰地说道:

“这银子,是给你拿去支持夫婿学业的。”

这话里的深意,既是给张氏做脸面,稳固她在夫家的地位,也是未雨绸缪。

怕那读书人将来万一得势,反过头来嫌弃发妻出身商贾,借此敲打提醒,这资助是看在她为铺子尽心尽力的份上。

张氏是个伶俐人,立刻领会其中关窍,感激地福身行礼:

“多谢东家厚爱,东家的恩情,我们夫妻必定铭记于心。”

望舒又温言提醒道:

“你夫家既是读书人,你平日里也该跟着多学些东西。

科举文章不必深究,但日常识字、明理总是要的。

不说吟诗作对,至少能听懂些文墨,夫妻间方有共同言语,不致差距越来越大,日渐生分。”

张氏听得面色微赧,低声道:

“东家说得是。

夫君其实也常督促我读书识字,只是我从前总觉得无用,未曾十分上心。

今日听东家一席话,才明白其中深意。

若他日夫君真有出息,我也是要出去应酬官家夫人的,若是一问三不知,岂不给他丢脸?”

她眼中流露出向往之色,显然已将望舒的话听了进去。

张家父女千恩万谢,望舒心中却自有盘算。

这百两银子,既是施恩,亦是投资。

张氏感念她的恩情,日后自会更加尽心;

若能助其夫婿金榜题名,自己便等于在未来的官场中多了一条潜在的人脉。

即便投资失败,也不过损失百两,于她而言,值得一试。

从凝香斋出来,坐上马车,汀雁终于忍不住好奇,小声问道:

“夫人,您今日为何对那张掌柜父女如此厚待?一百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呢。”

一旁的抚剑轻声制止:

“汀雁,莫要多问。

安心办好自己的差事,只要你忠心勤勉,夫人自然不会亏待你我。

机会,总会有的。”

汀雁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望向望舒的目光里却充满了纯粹的羡慕与向往。

她懵懂地想着,若能一直跟在这样宽厚又有本事的主子身边,将来或许真的能有不一样的造化。

此刻这单纯而炽热的向往,如同悄然埋下的种子,将在未来某个生死攸关的时刻,催生出令人震撼的忠诚与勇气。

她竟会为了护住望舒,心甘情愿地迎向那致命的一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