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作诗百篇!(1/2)
面对着群臣鄙夷嘲讽的目光和话语,苏无忌不屑一顾,负手而立,微微闭目,仿佛在酝酿情绪。
但实则,他脑海中正飞速掠过前世记忆中的无数诗词瑰宝。
开玩笑,本来想以普通人的身份跟你们相处。简简单单的当个科举主考官而已。
没想到,换来的竟是如此多的嘲讽和鄙夷!
那我不装了!
我是诗坛搬运工,我摊牌了!
坐拥另一个世界文化瑰宝的苏无忌,平常只是不想装文化逼而已。
但若是他想装,那这所谓的大昭文坛,在他面前,不过是一群小学生罢了。
他只需略微出手,便是这大昭文人们做梦都达不到的成就!
片刻后,苏无忌睁开双眼,眸中精光一闪,朗声吟出了第一首诗: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这一首这个世界从未听过的,李白慷慨激昂的《侠客行》,如同惊雷一般,炸响在朝堂之上!那股豪迈之气,侠义之风,瞬间镇住了不少官员!
“哼,什么破诗……这诗……这诗……”原本官员们已经做好准备,不管苏无忌念什么诗都一通乱喷。
但此诗一出,他们骂人的话语竟硬生生的被憋回了喉咙里,涨红着脸,怎么也骂不出来!
“这……这诗好像有点东西!”
“是啊,他……他竟真会作诗?!”
“嘶……莫不是我们小瞧了他?!”不少官员瞬间倒吸一口凉气。
而为首的内阁首辅周明远却是冷笑道:“不要急,谁憋半辈子还憋不出一首好诗啊!运气!这绝对是他运气好罢了!”
“就是!搞不好这诗还是这阉人从哪抄来的呢!或者是雇佣谁帮他作的呢!一首算不了什么!”帝党二号人物礼部侍郎李明辅也不屑的道。
然而,还不等这些人继续嘲讽,苏无忌冷笑一声,毫不停歇,第二首已然出口: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苏轼旷达深沉的《水调歌头》,又将众人带入一个清冷孤高、充满哲思的境界。
众人再度想喷,结果却只得再度倒吸一口凉气!
紧接着,不等这些人继续说苏无忌是运气,苏无忌便继续开始第三首,第四首,第五首,第六首……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一首首千古名篇如同江河奔涌,滔滔不绝!被苏无忌信手拈来,随口吟诵!
从盛唐的豪放飘逸,到宋代的婉约深沉,从边塞的苍凉壮阔,到田园的恬淡自然,从咏史怀古的深沉厚重,到抒情言志的激昂慷慨……题材各异,风格多变,却无一不是千古绝唱!
尽管两个世界不一样,但文化是互通的,才华也是互通的!
一开始,群臣还带着挑剔和嘲讽的心态,但听着听着,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从震惊,到难以置信,再到深深的沉醉与叹服!
这些诗词,任何一首拿出去,都足以名动天下,流传千古!而现在,苏无忌竟然如同信手拈来,一首接着一首,仿佛他胸中蕴藏着一个无尽的诗词宝库!
此刻,内阁首辅周明远脸上的嘲讽早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极度的震撼和苍白。他身为文臣领袖,浸淫文学数十年,如何听不出这些诗词的分量?这绝非临时拼凑所能为,这需要何等深厚的积累和惊世的才华?!
他周明远……自问没这个能力!
就连之前说苏无忌是找人代笔,找人抄袭的礼部侍郎李明辅此刻都不再言语,紧紧闭嘴了。
毕竟,一首诗能抄,两首诗能抄。
这么多诗哪里能抄来!
至于代笔,能有如此才华者,早就震动天下了!又怎么可能给苏无忌代笔如此之多!
珠帘之后,太后上官嫣儿紧握的双手缓缓松开,眼中异彩连连,她看着殿中那个侃侃而谈,仿佛周身都散发着光芒的身影,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惊喜与自豪。
这小苏子,真是一次又一次的能给自己带来惊喜!
她都有些不明白了,这小苏子的小脑袋瓜怎么长得,明明这么年轻,怎么就能这么厉害!
会治病,会武功,会政治,会宫斗,眼下居然还会诗词!
而且最重要的……很会伺候人!
真是让她越来越离不开了!
而当苏无忌继续吟诵到第五十二首时,殿内已是落针可闻,只有他清朗的声音在回荡。不少官员甚至已顾不得仪态,闭目摇头,沉浸在诗词的意境之中,口中喃喃品味,只感觉耳朵经历了一场文学盛宴,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
“第几首了?”这时,苏无忌终于停了下来,向着众人问道。
“五十二首了……”众人连忙回答。
“终于不行了么?”众人看着苏无忌停止念诗,还以为他终于江郎才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