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开始阅卷(1/2)
时间如掌中之水,握不住,终流逝。
对于考生而言,六日九夜的煎熬终于过去,春闱彻底结束,贡院沉重的大门再次缓缓开启,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三千多名举子如同潮水般涌出,只是大家进去时的期待与兴奋,大多已化为脸上的疲惫,茫然与难以抑制的愤懑。
贡院外的空气仿佛都带着火药味,不少人都是满腔怒火!
“荒谬!简直是荒谬绝伦!”一个身着锦袍的年轻举子刚出大门,便忍不住挥舞着双臂,对着同伴高声抱怨道:“首场不考八股考策论也就罢了!第二场竟考算学!第三场又成了刑名讼狱!这……这哪是科举取士?这分明是选拔胥吏!”
“是啊!我等十年寒窗,苦读圣贤书,钻研八股精义,到头来竟考这些杂学!这主考官苏无忌,简直是在羞辱天下读书人!”另一人捶胸顿足,脸色铁青。
“我就知道,太监当主考官就不是什么好事!眼下果然如此,简直胡乱行事!我等当联名上书!告他擅改祖制,扰乱科场!”有人激愤地提议,立刻引来一片附和之声。群情汹涌,许多自恃八股功底深厚却在此次考试中感到无所适从的举子,仿佛找到了情绪的宣泄口。
当然,也有替苏无忌说话的,其中一名瘦弱书生便忍不住说道:“我倒觉得本次考试内容挺新颖的,而且每道题都直指关节,是为官之道所必须的啊。”
但是这种人太少了,很快便被唾沫星子给淹没!
“放屁!当官哪需要懂这些!那钱粮问题有钱粮师爷!刑名问题有刑名师爷!我等垂拱而治便可!”
“就是!我等读圣贤书,教化百姓即可!那些俗事,自有胥吏去干。与我等何干!”一名名书生破口大骂道。
然而,就在喧嚣即将演变成集体行动之时,一个年纪稍长,面色沉稳的举子站了出来,朗声道:“诸位同年,稍安勿躁!”
众人目光投向他。那举子环视一圈,压低声音道:“眼下榜单未出,胜负未分。我等在此闹事,若是冲撞了考官,被扣上个‘扰乱科场’的罪名,轻则革除功名,重则下狱问罪,岂不是自毁前程?万一……万一我等之中有人运气好,恰合了那苏主考的心意,得以高中,此刻闹事,岂不是自绝于座师?”
他顿了顿,看着众人稍霁的脸色,继续道:“依在下愚见,不如暂且忍耐。待放榜之日,若是我等大多名落孙山,而高中者皆是些不通经义的庸才,那时再行‘公车上书’,证据确凿,天下响应,方是正道!此刻冲动,徒惹祸端耳!”
这番话如同冷水浇头,让不少被愤怒冲昏头脑的举子冷静下来。是啊,万一自己考中了呢?现在闹事,岂不是把到手的功名往外推?就算自己没中,等榜单一出,落榜者众,那时再闹,声势更大,也更占理。
“王兄所言有理!”
“是我等孟浪了!”
“且等放榜再说!”
“哼!老子寒窗苦读几十年,若是不录取我,到时候我把这贡院都掀翻!”
躁动的人群终于渐渐平息下来,但那股不满和怨气,却如同暗流,在举子们中间涌动,积蓄,只待一个爆发的契机!
……
与此同时,贡院内的考官房间内,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才刚刚开始……那便是阅卷。
所有的试卷已被收拢、糊名、誊录完毕,堆放在大堂中央。按照惯例,应由主考官与副主考官共同批阅,商议定夺。
然而,苏无忌刚宣布开始阅卷,礼部侍郎李明辅便率先发难。他拂袖而起,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倨傲与抵触,冷冷道:“苏主考,这卷在下阅不了!”
“非是下官推诿。只是本届考题……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什么赋税策略,算学应用,律法判例,与我等平日所学经义文章相去甚远,实在不知该如何评判优劣。所以这卷,下官批不了!”
国子监祭酒张孟德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王守澄立刻附和道:
“李大人所言极是!此等题目,标准何在?如何定等?下官亦无从下手。”
“若按经义标准,这些卷子大多离题万里;若按实务标准,我等又非胥吏账房,如何评判?还请苏主考明示!”
三人抱臂而立,摆明了要罢工看笑话。他们料定苏无忌自己也拿不出像样的评判标准,届时要么他一个人胡乱判卷坐实罪名,要么就只能向他们低头求助。
而就算苏无忌低头,他们也只会装腔作势的乱改一通,让苏无忌去承担春闱大乱的罪名!
然而,苏无忌只是淡淡一笑,仿佛早已料到这一幕。他轻轻击掌,几名西厂番子立刻抬上几个密封的木箱。
“诸位大人批不了?”苏无忌语气平和,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嘲讽道:“无妨,本官早已备好各题之‘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箱子打开,里面是厚厚一叠装订成册的文书。苏无忌将其分发给三位副主考及部分可信赖的同考官。
“诸位只需依样画葫芦,对照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核对应试者卷中之要点,计算之正误,判罚之依循,酌情给分即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