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喋血明末,白虎战神扫八荒 > 第98章铁血铸城

第98章铁血铸城(2/2)

目录

清军动用了所有手段:弓箭压制、火铳仰射、身披数重厚甲的“重甲死士”攀城、甚至动用了一种简陋的、可投掷的“万人敌”(大型燃烧爆炸物)……

守军则依据轮换,顽强抵抗。上午值守的周昆部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在城墙西北角楼一带,清军集中了数百精锐,凭借数量优势,一度成功登城,建立了的立足点,城头清军的旗帜甚至短暂地插上了垛口!

“把他们打下去!”周昆眼睛赤红,亲自带着亲兵队冲杀过去。双方在狭窄的城墙上用长矛、战刀、乃至拳头牙齿进行殊死搏斗。关键时刻,预备役的掷弹兵冒着误伤的风险,将十几枚手榴弹投入登城清军最密集的地方!

“轰隆”一片巨响,硝烟弥漫,刚刚站稳脚跟的清军被炸得人仰马翻。周昆趁机率部反击,终于将这股悍敌全部歼灭,夺回了阵地,他自己左臂也被砍了一刀,深可见骨。

下午,轮到赵铁头部上阵。清军改变了策略,试图用挖掘地道的方式爆破城墙。赵铁头敏锐地发现了城墙下泥土的异常松动。

“鞑子在挖地道!听瓮队,给老子找准位置!”他怒吼道。

几名耳朵格外灵敏的“听瓮”士兵,将特制的大瓮扣在城墙根,耳朵紧贴瓮底,仔细倾听着地下传来的细微挖掘声。

“这里!就在这

赵铁头立刻命令:“对准位置,向下挖反地道!灌烟!灌沸水!”

守军迅速行动,挖开城墙内侧,找到清军地道,将点燃的湿柴和辣椒等物塞入,浓烟顿时灌入地道;同时,烧开的沸水和金汁(粪便熬煮)也顺着缺口倾泻而下!地道内顿时传来凄厉无比的惨叫声,清军的爆破计划彻底失败。

(五)英雄悲歌,城池屹立

这一天的战斗,比第一天惨烈数倍。清军如同不知疲倦的潮水,一波退去,一波又来。守军各部轮番上阵,体力消耗巨大,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一名叫石头的年轻新兵,第一次面对如此血腥的场面,在清军登城时吓得脸色发白,但看到身边的老兵们死战不退,他猛地一吼,挺起刺刀就冲了上去,与一名满洲兵扭打在一起,最终用牙齿咬断了对方的喉咙,自己也力竭牺牲。

原胶东义军的头目快腿孙,负责在城头传递消息。他在枪林弹雨中穿梭不停,双腿被箭矢射中,依旧拖着伤腿爬行传递命令,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夕阳再次染红天际时,震天的厮杀声才渐渐平息。清军丢下了近万具尸体,伤者无数,却依旧未能撼动济宁分毫。而守军也付出了超过两千人伤亡的沉重代价,城墙上遍布斑驳的血迹和战斗的痕迹。

多尔衮望着那座在暮色中依旧巍然耸立、仿佛不可摧毁的城池,第一次感到了深深的无力感。时间在流逝,鳌拜的消息越来越令人不安,而眼前的济宁,就像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

济宁,这座用水泥、钢铁、以及无数华夏儿女鲜血铸就的堡垒,在第二日的炼狱考验中,依旧岿然不动。它不仅仅是一座城,更是一个象征,一个不屈的意志,牢牢地扼住了满清命运的咽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