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上):风暴后的冰点(2/2)
问卷收上来,大部分是真诚的赞美和稚嫩的建议。“武老师讲课很有趣!”“生活数学很好玩,就是有时候项目作业有点花时间。”“希望老师多讲点巧算方法。”
但其中一张纸条,像一根冰冷的针,猝不及防地刺入他的眼帘。字迹明显是故意歪扭,用的还是打印字体:“武老师,别假装好老师了!心术不正的人,教不好书!”
……
办公室里,武修文的血液仿佛瞬间冻结。他猛地攥紧了那张纸条,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它来了。那场隐藏在暗处的风暴,不仅仅满足于向领导举报,甚至已经开始试图摧毁他在学生心中建立的信任。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愤怒解决不了问题。他把那张恶意的纸条单独抽出来,锁进抽屉深处。然后,他开始更细致地梳理那些真诚的反馈。他发现,确实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提到,“项目式学习”虽然有趣,但有时会占用不少课外时间。
“原来,我引以为傲的创新,真的成了部分孩子的负担。”这个认知让他感到一阵羞愧。他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教学理想里,却忽略了最真实的反馈。
下午,他又随机请了班里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他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平静如常,鼓励孩子们畅所欲言。一个平时不太敢说话的内向女生,小声说:“老师,您有时候讲得太快了,我……我跟不上。”
另一个男生则说:“武老师,您上次用那个‘盲公竹’(注:当地方言,指盲人手杖)比喻函数图像,我开始没懂,后来您画了个图,我就懂了!能不能多画点图?”
这些之前被他忽略的细节,此刻清晰地浮现出来。他的教学,确实存在盲点。
放学后,老师们陆续离开。武修文独自留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台灯的光晕勾勒出他疲惫而专注的侧影。他铺开一张新的教案纸,开始撰写《下学期数学教学改进计划》。
他计划优化项目式学习流程,严格控制耗时;增加课堂板书画图的比例,照顾视觉学习型的孩子;设计分层作业,让“吃得饱”和“消化好”不再矛盾;甚至详细列出了准备尝试的几种新型课堂互动小游戏……他写得很慢,每一个字都凝聚着他对教育的赤诚和对那污蔑最倔强的回击。你们可以用最下作的手段诋毁我的人格,但无法玷污我对教学的敬畏,更无法夺走我站在讲台上的资格!
然而,当他停笔,看着这密密麻麻、倾注心血的一页纸时,一股巨大的无力感还是席卷而来。计划写得再好,如果无法通过转正考试,如果被这莫须有的举报击垮,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他拿起手机,屏幕漆黑,映出他自己茫然的脸。他多想给黄诗娴发个信息,哪怕只是一个**。他太渴望从她那里汲取一点温暖和力量了。但他不能。
就在这时,手机屏幕突然亮起,嗡嗡震动。不是黄诗娴,是李浩。武修文深吸一口气,接通。
“修文!”李浩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和急切,“你猜我今天在区教育局碰到谁了?碰到罗天冷了!就是叶水洪那条忠实的跟屁虫!你猜他怎么着?他看到我,眼神躲躲闪闪,跟见了鬼似的!我故意凑上去问他叶校长近况,他支支吾吾,说什么叶校长最近为学校评优的事忙得焦头烂额……”
武修文静静地听着,心却一点点往下沉。松岗小学评优?这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李浩的声音陡然变得森冷:“我越想越不对,就托了个朋友打听。你知不知道,启明星私立学校这次挖角,给出的那个离谱的高薪,他们的教师招聘委员会里,有一个外聘的‘特约顾问’……姓叶!”
轰!武修文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耳边只剩下李浩那句“姓叶的”在疯狂回荡。叶水洪!竟然是叶水洪!
那个将他踢出松岗小学的人,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启明星学校的“特约顾问”?然后用一个看似美好的“高薪机会”作为诱饵,在他公开课和转正考试前抛出,紧接着,就是一封要置他于死地的匿名举报信?!这一切,难道根本就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连环套?从他离开松岗的那一刻起,就有人没打算放过他?非要把他彻底踩进泥里,连在海田这个小小代课老师的立足之地都要彻底剥夺?
武修文死死攥着手机,手背上青筋暴起。一股冰冷的、带着铁锈味的怒意,从心底最深处,狂飙般直冲头顶。他之前所有的困惑、委屈、隐忍,在这一刻,终于找到了那个清晰而狰狞的源头。
办公室的窗户没有关严,一阵夜风猛地灌入,吹得桌面上那张刚刚写好的《教学改进计划》哗啦作响,仿佛在发出无声的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