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日月同辉(1/2)
的确,若无太皇太后私心,陇西李氏也是要放这位才满陇西,名扬八郡的李氏六郎入世的。
他的才华远超一众世家公子,又有陇西李氏背书,清清正正踏足京城,立身朝堂,必不会像如今一般,亲情离崩、身染污垢、满身傲骨,于紫极殿外,折于尘埃,孤注一掷,拦住明熙县主,靠恩情自保,求得入赘。
外面如今关于他,早已流言蜚语满天飞,无数不了解内情的人,都说他一个大好男儿,明明前途正好,却甘愿弃家族入赘一个女子,简直丢了世家子弟的脸。
知晓内情的人,也无人同情他,因为更知道,太皇太后为了将他召入京城,许了陇西李氏重利,又看到太皇太后为了招揽明熙县主,将他拿利益又换了出去。别人看不到他的困苦,只看到他被卖来卖去。
元宏一直以来觉得自己每日过的辛苦,如今面对李安玉,他觉得自己那点儿苦,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了。至少,他没有被卖来卖去,太皇太后虽然待他严苛,但最狠的一次,也不过是将他关起来重罚,饿了他三日,却没放弃他选别的皇子,依旧扶持他。
无论是因为他好拿捏,懂事听话,还是因为旁的,总之,没有被卖过。
他沉默地吃了一块糕点,然后叹气,“李爱卿可有表字?”
“臣表字子霄。”
元宏点头,“朕第一次见你,在紫极殿,你向朕求救,朕无能为力帮你,你可怨朕?”
“陛下的处境不比臣好多少,臣自然不怨。”
元宏用帕子擦手,“是,朕的处境,没比你好多少,大魏祖制,子贵母死。皇祖母从一众皇子中选中朕,是朕的幸运,但却是朕生母的不幸。朕五岁登基,年幼便开始上朝,如木偶一般,受人摆布,先皇不喜朕,皇祖母偏要扶持朕,朕夹在先皇和皇祖母之间五年,直到去岁,先皇突然驾崩,皇祖母携朕临朝,但这半载,朝中内外,一直因先皇之死动荡,如今又因张求一党落马,多方博弈,朕已有一个多月,不曾安枕了。累却睡不着,朕不知朕这皇帝,能坐多久。直到今日的早朝,见了你与明熙县主,应对一众朝臣,激烈相争,朕仿佛看到了希望。朕的希望,大魏的希望。”
他轻叹,“朕不由感慨,皇祖母兴许是对的,独具慧眼,高瞻远瞩。明熙县主是一把锋利的剑,子霄你,也是一把不见血的剑。”
“陛下既然有了希望,便要爱惜身体,您龙体康健,活过他们,就赢了。”李安玉指指奏疏,“陛下,该看奏折了。陛下既当朝果决地提拔了臣任中常侍,臣自然要不负隆恩,帮陛下分忧。这第一桩事,就解决如今的御史台吧!陛下心中,御使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等人,可有人选?”
元宏刚要说话,外面传来朱奉的提醒声,“陛下,太皇太后来了!”
元宏立即止住话。
李安玉不想见太皇太后,但这御书房,即便有屏风能避,但也无用。毕竟,这宫里耳目多,尤其是陛下身边的人,几乎都是太皇太后安排的,只要稍微问一句,便知道,他今日一直陪陛下在御书房。
此时躲避,反而是退缩胆怯了。
元宏看了一眼他的表情,低声说:“子霄,你如今是县主未婚夫婿,又是皇祖母和朕提拔的中常侍,朝中三品重臣,你忘了吗?皇祖母不会奈何你的。”
李安玉紧抿的嘴角微松,沉稳道:“臣一时应激反应,倒确实忘了,多亏陛下提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