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见好就收(2/2)
这是她的底气,也是她能安稳地坐在这里的后盾。
崔奇若是铁了心要将五营校尉拉下水,那么于她自然不利。
太皇太后没了沉稳之心,对崔奇道:“崔尚书,你若向哀家保证,今日早朝的路上,刺杀明熙县主的两拨刺杀没有你参与,哀家便可向你保证,巡城司使,依旧是你清河崔氏的人。”
崔奇道:“臣没参与明熙县主被刺杀一案,此事臣可以向您保证,但保住巡城司使一职,还不足以说服臣,让冯家让出五营校尉。孰重孰轻,太皇太后比臣清楚。”
太皇太后自然知道,话说到这个地步了,她自然要让他满意,便道:“崔尚书来的早,监察御史一职,尚有空缺,你崔家子弟,能者居之。”
“那御史中丞呢?”崔奇问。
“哀家不能都卖了,御史中丞得留着给人抢。”太皇太后看着崔奇,“崔尚书,保你崔家巡城司使与一个监察御史,足够了吧?人心不足蛇吞象,再多的,可就要引起别人嫉妒不满了。”
崔奇见好就收,“太皇太后厚待崔家,臣自然知足。多谢太皇太后,臣膝下行四的孙儿崔灼,因天竺高僧批命,自小养在少室山,如今已弱冠之年,恶劫已过,可以下山,不日就会回京,他在外这些年,老臣不曾对他疏于教导,自小派人常驻他身边受教学识,老臣敢保证,他的才华,不输于臣的五侄儿崔彦,足可担任监察御史一职。”
“崔灼啊,哀家知道。”太皇太后露出笑容,对崔奇的识时务见好就收也满意,“好,就他吧!今日郑义,已连拟了五道圣旨,已经招人不满了。这样,崔昭还未正式调任御史台,未曾移交中书侍郎的事务,不若哀家这便宣他入宫,让他再拟一道圣旨。”
“太皇太后思虑周到。”崔奇道谢。
于是,太皇太后吩咐,“万良,你去崔家,亲自请崔昭入宫一趟。”
万良连忙说:“太皇太后,小崔大人病着呢,今日已在郑中书的书房外站了一个时辰,不久前刚从郑中书府回去,这身体若是再折腾,怕是吃不消……”
太皇太后不假思索道:“你只管去请,就对他说,是崔尚书的事儿。这些年,只一个郑中书提拔他,可不够,还有同宗的崔尚书,也一直照拂他,才有他今日。只要不是卧床不起,就给哀家爬起来,他能否顺利接手御史台,无人为难他,就看今日了。只要今日崔尚书的事情办好,有崔尚书和郑中书护着他,官途必会顺畅。”
万良应是,“老奴这就去。”
崔奇感慨,“太皇太后的御下之道,着实厉害,让臣佩服。”
太皇太后微笑,“是太武皇帝教的好,哀家所学,皆出自太武皇帝。”
太武皇帝宠小皇后,天下皆知,崔奇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