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首相制度(1/2)
许安突然说道“我记得这次从洛阳带回来的人中就有韩昭胤之子,我记得好像是叫许从赟是吧。”
韩昭胤本姓许,只不过曾经为了避祸改姓了韩,后来以韩昭胤之名入仕就一直没有改回去,不过却是让儿子改回了家族本姓。
“你想让我从许从赟下手拉拢韩昭胤?”李幼澄立马反应过来,说道。
随即她便开始在书桌上翻找资料,因为这次从洛阳带回来不少先帝时期的官员,这些人的官职朝廷不可能全部不认,但是又不可能让他们直接官复原职,否则容易和现在的朝廷体系出现冲突。
因此对于这些官员吏部、兵部都不敢擅作主张,便联合上了一份折子请朝廷进行定夺。
“找到了。”李幼澄找到了那份折子,很快就在上面找到了许从赟的名字。
“许从赟,官居正八品上的监察御史,另外还有一个正六品上的骁骑尉勋位。”
李幼澄思索了一下后说道“你看召许从赟来翰林院,充任翰林学士一职,同时升其本职为从七品下的殿中侍御史如何。”
“好,翰林学士乃内朝清贵要职,前途光明,韩昭胤应该会满意。
而且入了内朝,他儿子未来的前途有多大可就完全握在你的手里,为了他儿子前程,他多少也会顾忌一点。”许安点了点头道。
李幼澄也是点了点头但仍旧皱眉凝思道“不过还是不保险,这点小恩小惠一些小事韩昭胤或许会卖面子,但这种和天下士族豪门作对之事可就有些没份量了。
如今随着中央事务逐渐繁杂,政事堂群龙无首,遇大事常常出现议而不决、推诿内耗的情况,虽均衡权力可稳固统治,但也会让办事效率降低。
而如今我大唐朝廷风雨飘摇,更需要的是一个能够统筹全局,权责集中,能够高效决策的宰相机构。
所以我决定恢复首相制度,由首相总领政事堂事务,你看如何。”
前唐时期就创立了首相制度,然后就是反复的取消再设立,而后唐则选择了取消。
当今朝廷虽有首相一说,但都是私下称呼,官面上从来没有承认过,政事堂事务也是由几位宰相轮值秉政,明面上大家地位都是相等的。
但一旦首相制度恢复,那首相地位将直接凌驾于一众普通宰相之上。
许安眼睛当即就亮了“好办法,韩昭胤作为政事堂资历最老的宰相,乃是首相之位最有力的竞争者,只要把这个风声放出去不怕他不上钩。
只要他对这个首相位置有想法就绝对不可能和我们作对,真是好办法。”
许安这次是真的佩服李幼澄了,这阳谋用的,就算韩昭胤明知是坑也得上赶着往里面跳。
而且不止是韩昭胤,包括张延朗、李敬周、柳河等人也都会心动,原本支持他们的做事会更卖力,不支持的他们也会不自觉的给他们减少绊子,毕竟谁能没有个念想。
毕竟除了首相还有一个次相位置可以争,次相地位虽无首相那么尊崇,但身份也比一般的宰相高,也算是进了一步。
半年不见,李幼澄这政治手段是越来越老辣了。
“那最后就剩下李从曮了。”许安接着说道。
不过提到这个名字,他能感觉到李幼澄眉头明显一皱。
不过也不奇怪,毕竟相里金、韩昭胤等人称其量也就是有些麻烦,但李从曮却是他们的大敌,关键是以李从曮的权势地位,李幼澄手上似乎也没什么能够与其交易或者拿捏他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