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多劳多得(2/2)
东阁也不恼,笑呵呵的解释道:“我们农民大多有这么一个情节,叫做家里有粮心理不慌。”
村民一片哄笑。
东阁继续说道:“现在呢我们不但有粮,还有肉,以后还会有菜。”
乔斌接茬提了一句,“西红柿和黄瓜呢只是暂时,将来我们的大棚越来越大,各种各样的蔬菜都会摆上我们的餐桌。”
东方玉随口问道:“阁子,你不是说还有十亩是育苗吗?育什么苗?”
东阁当即回话道:“这个呢就是今天我们主要讨论的问题。”
他把目光投向乔斌,对方接茬说道:“目前呢我们只有三十亩大棚,还有二百多亩的蔬菜基地呢,种什么?然后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东方玉恍然道:“这么说这这个育苗就是给应季蔬菜培育的秧苗?”
“对,比如我们外面种甜瓜,应季的话一般需要五月中旬才可以播种,哪怕覆膜也得在五月份。”
乔斌喝了口水继续讲解。
“大棚育苗呢我们四月份甚至三月份就可以搞,然后直接移苗,至少可以提前一个月成熟。”
“要是这样搞的话是不是又需要大量的人手?”
“对,我们提前上市的瓜果价格上肯定要高一些,虽然增加了人力成本但也给大家提供了就业岗位。”
“搞这么复杂干什么?直接发钱不得了?”
又有匿名村民起哄。
高良和严肃起来,凝重发言。
“我们村搞这个合作社是为了大家共同富裕,但不是为了养一群懒汉,人家辛勤劳动为什么和好吃懒做的人享受同样的待遇?”
巡视一圈儿见无人反驳他继续说道:“今天我也不怕把话挑明,我们想方设法地提供就业岗位就是为了多劳多得。”
村民们顿时议论起来,刘衡适时地解释了一句。
“这个人工成本也是要算在集体账目中的,你不干活等于是你的分红分给了别人一部分,这样多劳多得不就体现出来吗?”
这时有村民发言道:“这样的话对我们有正式工作的人来说是不是不公平。”
高良和面带微笑语气却几乎让人胆寒。
“那你说说看,怎么个不公平法?”
这位村民吱唔半天没个准话,一位老人家当即训斥道:“你要嫌上班儿挣得少可以回来种地?”
村民们又开始议论纷纷,又明白人发言道:“我觉得这样挺好,我们有工作的人虽然看起来吃亏,但实际上占了大便宜。”
这位带着眼镜,衣冠楚楚,一看就是就业下来的大学生。
感觉到村民的目光他略微有点尴尬,但还是有条不紊地解释起来。
“我们在外面再怎么说也比在家种地工资高吧?然后家里呢也不用操心,地有人种、饭有人管,等于是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这样我们可以放心地在外面打拼。”
这位村民的话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认可,大家纷纷附和,一时间群情激扬。
又有一位村民激动的发言。
“我爸妈走得早,我常年在外打工,家里五亩多地都是我媳妇儿一个人搞,我心疼啊。”
只听他声音哽咽引得了许多中年人的共鸣。
“但没办法,种地没办法养家啊!现在好了,地有人种,然后又有分红,这样的好事上哪儿找去。”
一位女性村民忍不住高呼起来,“最重要是,我们去地里干活还有钱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