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肥三亩地(1/2)
车辙碾过青溪村口冻结的泥泞,将熟悉的炊烟抛在身后。
柳月娘握住女儿冰凉的手,低声道:“别看了,越看越舍不得。往前看。”
车轮辘辘,载着离愁与憧憬,驶向未知的东南方。
离开渑池县境,官道在崤山古道的东端余脉间蜿蜒。路面虽铺设了碎石,依旧颠簸得厉害。
道旁时而可见废弃的驿站和残破的烽火台,石上仍有模糊的刻字,仿佛还在诉着秦汉隋唐的金戈铁马。
中午时分,她们在慈涧镇打尖。茶摊老板娘是个健谈的,一边给他们的陶碗里续上滚烫的粗茶,一边打量着他们的车马:“年节还未过完,几位这是去哪?可是去探亲?”
柳月娘应了声前往东京。老板娘拍了拍大腿,“哎呦,那可是个好地方!听东京城里,过年的时候,街上都铺着锦缎呢!”她着,艳羡的目光扫过几人。
继续东行一日,地势渐平。远远的,洛阳城巨大的轮廓出现在地平线上,灰蒙蒙的。他们并未进城,而是沿着城南官道绕行。
路边田野里,已有农人冒着严寒在整理田地,为春耕做准备。石安盈看着那些模糊劳作的身影,忽然想起青溪村的爹和村民们,心中泛起一丝亲切的怅惘。
傍着洛水北岸东行,傍晚在城里一家客栈投宿。这里人来人往,南腔北调。石安盈帮着母亲安置行李时,听到隔房间几个行商正高声议论:
“今年汴河开冻早,听东京那边的绸缎价钱看涨!”
“可不是,苏杭的春绸怕是要抢手……”
“我看不然……”
夜里,听着窗外隐约的马嘶人语,石安盈久久不能入睡。这是第一次她与爹爹和弟妹分开,心中已经开始想念。
柳月娘轻轻拍着女儿的背,低语:“睡吧,明日还要赶路。”
翌日,过巩县,远远望见南岸笔架山下的窑场烟火,如同大地上生长的星星点点。安盈好奇地问:“未晞姨,那些烟是做什么的?”
白未晞目光扫过,淡淡道:“巩县窑,烧瓷器,供东京的。”
在宽阔坚实的汴河堤岸官道行驶时,汴河已失了平日的碧波荡漾,河面覆盖着一层灰白色的冰壳,在阴沉的天空下泛着冷硬的光。
只有河心处,因水流较急,还顽强地裂开一道墨色的深痕,偶有碎冰相互撞击,发出清脆又沉闷的声响。
“这么大的河也冻上了……”安盈扒着车窗,有些失望地看着这冰封的河道。她想象中的帆影点点、舟楫往来的景象并未出现。
柳月娘解释道:“这么冷的天,大河封冻是常事。漕运都得停了,等着开春天暖化冻就好了。”
道上的景象很是热闹,庞大的骡马商队驮着高高的货包,慢吞吞地前行,铃声叮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