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 > 第44章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44

第44章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44(2/2)

目录

苏屿点了点头,拿出笔记本,上面记录着近一个月潮间带生物的繁衍数据:“我发现最近潮间带的弹涂鱼数量减少了,可能是因为红树林的面积在缩,导致它们的栖息地减少。我们得想办法保护红树林,不然不仅弹涂鱼会减少,白鹭的食物来源也会受影响。”

为了保护红树林和潮间带的生态,他们一起发起了“守护海岸生态”的公益项目。他们组织志愿者清理海边的垃圾,向当地渔民宣传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还联系了环保部门,申请了红树林修复资金。

有一次,他们在清理海边垃圾时,发现有渔民在潮间带非法捕捞弹涂鱼。苏屿立刻上前制止,却遭到了渔民的抵触:“我们靠海吃海,不捕鱼怎么生活?”

林栖没有指责渔民,而是耐心地给他们讲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大叔,我们不是不让您捕鱼,而是希望您能可持续捕捞。如果现在把弹涂鱼都捕完了,以后不仅您没鱼可捕,红树林里的白鹭也会因为没食物而离开。我们可以一起制定捕捞计划,既能保证您的收入,又能保护弹涂鱼的繁衍。”

渔民们沉默了很久,最终同意了他们的建议。后来,在苏屿和林栖的帮助下,当地渔民成立了“生态捕捞合作社”,不仅制定了合理的捕捞计划,还主动参与到红树林的修复工作中。

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生态保护的队伍,苏屿突然明白了“人类繁衍”的真正意义——不仅是生命的延续,更是对自然的守护与传承。就像潮涨潮,周而复始;就像鸟类迁徙,代代相传;人类也应该一代又一代地守护这片土地、这片海洋,让所有生命都能在这片海岸线上,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

林栖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轻轻靠在他的肩膀上:“以后,我们可以在这里建一个生态科普馆,让更多人了解潮间带和红树林的生态,让孩子们从就懂得保护自然。”

苏屿紧紧握住她的手,用力点头:“好,我们一起建。就像神赐福给水中的生命和天上的雀鸟,我们也要把这份福气,传给更多的人。”

第四章共生的圆满,如昼夜交替

又过了两年,苏屿和林栖的生态科普馆终于建成了。科普馆里有潮间带生物标本展,有红树林鸟类摄影展,还有一个型的生态模拟区,能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弹涂鱼、招潮蟹等生物的生活习性。

每到周末,科普馆里就挤满了人。孩子们跟着苏屿学习分辨潮间带的生物,跟着林栖制作鸟类手工;大人们则认真听着他们讲解生态保护的知识,时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

“苏老师,为什么弹涂鱼能在陆地上生活啊?”一个男孩举着手,好奇地问。

苏屿笑着解释:“因为弹涂鱼的皮肤可以呼吸,而且它们的鱼鳃里能储存水分,所以能在陆地上待一段时间。不过它们还是离不开水,就像我们人类离不开空气一样。”

男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跑到林栖身边,看着她手里的鸟类环志工具:“林老师,给鸟戴环志有什么用啊?”

“戴环志可以记录鸟的迁徙路线和寿命,”林栖耐心地,“这样我们就能知道它们每年去哪里繁殖,哪里过冬,从而更好地保护它们的栖息地。”

看着孩子们眼里对自然的好奇与热爱,苏屿和林栖相视一笑,眼里满是欣慰。他们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份对自然的热爱,已经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了种子。

那天傍晚,科普馆的游客都走了,苏屿和林栖坐在科普馆的屋顶上,看着夕阳慢慢沉入海平面。天空渐渐暗下来,星星一颗接一颗地亮起来,远处的红树林里,传来白鹭的鸣叫声,像是在和海面上的浪花唱和。

“你看,我们的科普馆越来越受欢迎了,”林栖靠在苏屿的怀里,语气里满是骄傲,“而且红树林的面积也在慢慢扩大,潮间带的生物数量也多了起来。”

苏屿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盒子,打开后里面是一枚用海水珍珠和红树林木材制作的戒指,戒指上还刻着一只白鹭和一条鱼的图案。“林栖,”他认真地看着她,“从我们在潮间带相遇,到一起守护这片海岸,一起建科普馆,我知道,你就是我想一直相伴的人。你愿意嫁给我吗?以后,我们一起看着潮间带的生物繁衍,看着红树林的鸟类飞翔,一起走过每一个有晚上、有早晨的日子。”

林栖的眼泪突然掉了下来,她用力点头:“我愿意。苏屿,以后我们不仅要守护这片海岸,还要把这份守护传给我们的孩子,让他们也知道,人类的繁衍,不仅是生命的延续,更是对自然的责任与热爱。”

苏屿把戒指戴在她的无名指上,然后紧紧抱住她。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星星在天空中闪耀,远处的海水轻轻拍打着礁石,红树林里的白鹭偶尔传来几声鸣叫,仿佛在为他们祝福。

后来,苏屿和林栖有了一个儿子,他们给孩子取名叫“苏潮栖”,希望他能像潮水一样包容,像红树林一样坚韧,永远记得自己与这片海岸的联结。每个周末,他们都会带着苏潮栖去潮间带,看弹涂鱼跳跃,看招潮蟹挥舞大螯;每个清晨,他们都会带着苏潮栖去红树林,看白鹭起飞,听鸟群鸣唱。

苏潮栖六岁那年,第一次成功给一只白鹭幼鸟换了药。他举着沾满药膏的棉签,兴奋地对苏屿和林栖:“爸爸妈妈,我以后也要像你们一样,守护这片海,守护这些鸟!”

苏屿和林栖相视一笑,眼里满是欣慰。他们知道,这份对自然的热爱与守护,已经在儿子心里种下了种子,就像神赐福给水中的生命和天上的雀鸟,这份爱也会一代代地传承下去,让生命的繁衍如潮涨潮般不息,让这片海岸的美好,永远延续下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