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成老鸨:我爆改怡红院 > 第371章 帝王忧怡红势盛,文盛会委以重任

第371章 帝王忧怡红势盛,文盛会委以重任(2/2)

目录

见南齐帝案上同时摆着北徐的信函和怡红院的密信,心里便有了几分猜测。

“乔爱卿,”

南齐帝指了指案上的密信,开门见山:“怡红院在各州府的动静,你可知晓?”

乔章林躬身回话,语气坦诚:“臣知晓。”

“时老板推动泉州寒门学费试点、资助青州戏院排演民生戏,皆是为了帮百姓办实事、助寒门有出路,并无半点私心杂念。”

“朕没她有他心。”

南齐帝摆了摆手,将北徐的信函递过去:

“文盛之会需选举办地,需准备代表性文化信物,你觉得……”

“蓝星文化能否作为南齐的信物之一?”

乔章林接过信函,快速浏览后眼睛一亮,语气带着几分难掩的激动:

“陛下英明!蓝星文化中的理念,恰能体现南齐近年重民生、兴寒门的国策,比单纯展示旧典更有新意,也更能打动各国使臣。”

毕竟民生福祉,是各国共同的追求。

“时老板若能牵头筹备,定能将蓝星文化与南齐传统结合得恰到好处,让各国使臣眼前一亮!”

南齐帝看着乔章林真切的眼神,心里的念头渐渐清晰。

他沉吟片刻:

“既然如此,那你去跟时念,让她负责筹备文盛之会的文化展示事宜,所需银钱、人手,可直接向户部申请,无需掣肘。”

乔章林躬身领旨,心里满是欢喜。

这不仅是对蓝星文化的认可,更是对时念、对无数寒门学子的认可。

意味着“知识平权”的理念,终于能站在更广阔的舞台上。

待乔章林离开,南齐帝望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宫灯,指尖轻轻敲着案上的密信。

制衡也好,利用也罢,眼下先借文盛之会稳住局面、赢得颜面才是首要之事。

至于怡红院的后续。

他不信,一个商户出身的女子,能永远猜透帝王的心思,能永远掌控民心的走向。

御书房的烛火渐渐明亮,映得案上的密信和北徐信函都泛着暖光。

南齐帝拿起朱笔,欲下圣旨。

笔尖下时,他的心里忽然生出几分期待。

或许,这个总能带来惊喜的女子,真能给南齐带来些不一样的东西。

而此时的怡红院,时念正和张珂源在账房核对账目。

“念姐!天大的好消息!”

乔章林兴冲冲地从外面跑进来,手里举着皇帝的圣旨。

“陛下让你牵头筹备文盛之会的文化展示!”

“蓝星文化能代表南齐,在各国使臣面前亮相了!”

时念手里的账册差点滑,她猛地抬头看向乔章林,眼里满是惊讶。

南齐帝近来对怡红院颇为忌惮,甚至暗中派人调查,如今却突然委以重任。

这场文盛之会……

若成,怡红院将名垂千古,蓝星文化也能真正扎根南齐;

若败,不仅会丢了南齐的颜面,怡红院也可能被冠上“办事不力”的罪名,多年心血将付诸东流。

窗外的桂香飘进账房,时念攥紧手里的账目,心里快速权衡。

片刻后,她眼底的惊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坚定。

不管皇帝是出于制衡还是利用,这都是蓝星文化走向更广阔舞台的机会。

她必须接住,而且要做好。

“念姐,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张珂源也凑过来,语气里的兴奋怎么也压制不住:

“咱们的书坊、戏院,终于能代表南齐,让各国都知道蓝星文化的好!”

时念点头,目光扫过墙上挂着的南齐州府地图。

二十八州府的标记都用红笔圈出,像星星一样散在地图上。

每一个标记,都代表着怡红院留下的民生痕迹。

夜色渐浓,怡红院的灯笼一盏盏亮起。

时念坐在书房里,翻开《蓝星故事集》,正好翻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那页。

她拿起笔,在书页空白处写下一行字:

【文盛之会,以文化为桥,以民心为基;不负南齐,不负百姓……】

【不负一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