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春日皇宫耕耘,解决空印的办法?(1/2)
朝阳初升。
湖面波光粼粼,晨曦一泻万里。
三人树下安静钓着鱼。
解决空印的办法?
朱元璋有意似无意的一句话,让现场的气氛微微一变。
许易目不转睛盯着鱼鳔,语气悠悠回道:“太子这样说,那真太看得起我,空印哪怕到了后世,有人图方便也会用。”
“想要彻底根治,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听闻后世都未能解决,朱元璋有了些许优越感。
“后世不行,不代表咱的大明也不行。”
“咱倒要看看,那些官吏真敢不顾头顶那颗脑袋,继续这般狂妄行事?!”
果然~
这处理办法很老朱~
许易直言道:“空印案是明初四大案之一,迟早你都会发现这事。”
“历史记载,这案子你处罚了不少人,有人说只有几百,有人说数万,但过万应该差不多。”
《明史·郑士利传》:主印官员处死,副手以下杖一百并充军远方。
大明光府县涉案的“掌印”官员高达千人,不少下层和亲属也会连坐牵连。
所以许易才保守说,过万这一数字。
嗯?
许易这话出来,朱元璋明显一怔。
显然。
朱元璋没想到这事是历史上必然发生的,他还以为是他偶然发现。
四大案?
蓝玉案与胡惟庸案他已经听过,现在空印案,也就是说还有一个案子?
朱元璋下意识问道:“难不成咱惩戒了这么多官员,还是没能遏制此事发生?”
“后世都不可能完全杜绝,大明又如何能行?”
许易抽了一竿,眼看没鱼上钩,又落了下去。
“里面不仅涉及贪污问题,还涉及方便的问题。”
“哪怕没有贪污,大明收的是实物税,粮食运输途中必然有损耗,账目肯定是对不上的。”
“哪怕你惩处官员,且后面颁发严峻的法令——违者处死。”
“可仍旧无法杜绝空印,后来面对这事,老朱你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朱元璋的办事要求极其严苛,要求地方报上来的数字与户部存档“分毫不差”。
运输途中,粮食漏出、雨水泡,重量哪能和出发时一样?
大明交通可不像后世,来一趟金陵都得个把月,远的边疆地区甚至一年半载。
一路跋山涉水,好不容易来到金陵,结果又被要求回去重新盖章?
牛马都不带这样被折腾的!
空印案老朱之所以暴怒,估计还是因为被骗。
朝廷上下大臣都瞒着他这个皇帝,让他感觉皇权受到挑战和威胁。
都这样了?
竟然还是不能彻底遏制?
朱元璋眉头蹙得很深,脸色很难看。
事态诚然如许易所言,有官员借此贪污,有官员则纯属省事,没有贪污之举。
他原本想杀鸡儆猴,重整朝纲,以为那样就能终止此事。
朱标知道许易是有办法的,不然不会和他先通气。
眼看朱元璋为难,朱标干咳了一声,挺身而出。
“许兄,你来自后世,想来对此事独有见解,后世也会有评述。”
“何不具体说说,此事到底如何遏制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