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朱元璋懵,老四千古一帝? > 第66章 朱标:灭其国,奴其民,彰王化!

第66章 朱标:灭其国,奴其民,彰王化!(2/2)

目录

注意到玉儿的视线,许易忽然想到什么,连忙跑到电视柜,将抽屉抽开。

望着里面空荡荡的,许易差点没有一口气背过去。

“这…连打火机都不留一个?!”

“挨天杀的!”

“也不怕肺癌送走你!”

(ps:没写这部分相关情节,属于一带而过。)

……

……

奉天殿。

老朱罢了几天朝,此刻终于重新召开朝会。

天色蒙蒙亮,文武大臣便已经在午门候朝。

朱元璋规定上朝时间为“昧爽”,也就是即天将亮未亮之际,大概五点左右。

三通鼓声响起,大臣这才列队,朝奉天殿而来。

其中,鸿胪寺官员和御史会监督官员仪态。

哪怕只是咳嗽、拥挤,都会被记录下来,朝会快完时被纠察失仪。

“圣躬万安。”众臣五拜三叩行礼。

“朕安。”

在鸿胪寺繁琐的汇报流程后,今日朝会主要内容,这才拉开帷幕。

可今天的朝会,气氛却格外沉寂。

众大臣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没有一人奏事。

只因空印案朱元璋抓捕了太多的官员,此刻大臣人人自危。

朱元璋冷冷环顾这些大臣,道:“宣胡惟庸!”

此话一出,众臣更觉心惊肉跳,大气不敢多喘。

胡惟庸这位大明宰相,因空印之事,还在天牢关押着。

此刻将他带来,今日的的朝会绝非是善事。

文臣之首的李善长老神在在,哪怕面对臣僚的示意,却无动于衷,似完全流离在了此事之外。

他也曾是宰相,自然知道空印一事,也是涉案之人。

朱元璋没有抓他,已经是皇恩浩荡,他哪里还敢上蹿下跳。

不多时,胡惟庸带着镣铐来到朝堂。

“罪臣胡惟庸,拜见陛下!”胡惟庸头发凌乱,狼狈至极,哪有半点盛气凌人的宰辅姿态。

面对下跪的胡惟庸,朱元璋置若罔闻,背负双手面对大臣,龙袍上金龙尊贵而又威严。

“朝中空印之事,咱已经查明。”

“涉嫌贪污者,依法论处。”

“怠政渎职者,朕决心从轻发落。”

“诸位大臣觉得如何?”朱元璋声音如龙在咆哮,令人闻而生畏。

这话一出。

诸位大臣都猛然抬起头,不可思议望着朱元璋。

“陛下!圣明!”

李善长猛然出列,情绪高昂至极,仿佛在叩谢天恩。

众臣回神后连忙附和,贪污活该,可事出有因,这已经是极好的结果。

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众臣起来。

“签发空印文书乃元朝恶俗,我大明断不可再有。”

“今日朝会朕主要想问问众卿,税粮运输路途遥远,路上必有损耗,又该如何解决空印之事?”

这…

众大臣又不吭声了,空印虽说有贪污潜规则,要是能妥善解决,又何必贻害至今?

朝中那些正直的大臣,恐怕早就上书言事了。

见都不说话,朱元璋也不准备多费口舌,给了太子朱标一个眼神。

“诸位大臣,不妨看看这份奏书再议此事不迟。”

说话间,朱标将奏折交于太监,递给下方大臣。

那是一份解决方案。

除了制定律法,白银自由流通,重点的便是白银纳税,还有火耗归公,以及养廉银一事。

率先拿到奏折的李善长,以他的见识,内心也不禁大呼了一声“妙”。

这哪里是什么商议!

面面俱到,已经把事情考虑得让人挑不出毛病,李善长也不由地一阵心惊。

在朝堂的一阵寂静中,众大臣全认可了此事。

不多时。

试点区域被选出——金陵不远处的苏州府。

一场纳税的改革,在大明拉开序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