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朱元璋懵,老四千古一帝? > 第67章 大明的税制改革,试点——苏州府!

第67章 大明的税制改革,试点——苏州府!(2/2)

目录

李文忠迟疑问道:“圣上,可是需要末将出征?”

朱元璋点了点头,随即将水师和征讨倭国之事说与了李文忠听。

远洋水战绝非明军擅长领域,故而需要积极训练远洋作战,能经历大风大浪的海师。

李文忠,擅长水陆协同作战,也是最可托付海师之人。

听闻倭国有海量可供开采的金银,有战可打,李文忠自然义无反顾,高兴应下了这事。

在其将走时,朱元璋特意拿了一些药给李文忠。

朱元璋看过历史,知道李文忠敢于直谏,好意劝他“滥杀无辜,伤国元气”。

结果因触怒他被革职软禁,郁郁病亡。

“陛下?”李文忠眼神奇妙望着朱元璋,似乎也察觉到了后者不对劲。

心怀愧疚的朱元璋重重按着这位外甥的肩膀,殷切的眼神里满是厚望与担忧。

“大汉有冠军候,我大明未尝不可有冠军王!”

“保儿,给咱保重身体,有事立刻回应天。”

“听着,这是旨意!”

听到“保儿”两字,这位快四十岁的武将眼眶猛然泛红。

那一年母亲亡故,十三岁的他再度见到亲人,舅舅朱元璋对他的话语还清清楚楚。

“外甥看到舅舅,如同看到母亲。”

“孩儿,明白!”李文忠重重抱拳,终是没忍住感激零涕。

……

……

朱元璋热火朝天,忙着整治朝野,改动大明方略。

许易这边,也孤身一人回到后世。

老朱来后世?

这种事短时间内绝对不可能发生。

二者的口头言语,更倾向于一个遥远的约定。

除非老朱想通了退位,那估计他会考虑来后世看看,不然估计怕他挟天子以令诸侯。

马皇后倒无所谓,不过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冒险”。

回到别墅后,许易紧锣密鼓忙着整理起了资料。

大明距工业革命,到底有多远?

若抛开政治、思想、社会环境等因素,单以技术层面来看,大明距离工业革命真不算远。

织布机的“飞梭”,其实是带有小轮的梭子被装在滑槽里,以脚踏控制机械传动,实现弹簧装置回弹,属于小改动引发大便利。

至于珍妮纺纱机,传统的纺车只能纺1根纱线,而珍妮机最初为8锭,后改进至80锭。

古代也有三锭纺车,宋末元初发明,可同时纺三根纱,效率为单锭的三倍。

至于蒸汽机,明朝《天工开物》一书活塞式鼓风技术,还有密封等其他技术。

当然。

这些都是零散技术,只在表明大明技术层面确实不俗。

唯一遗憾的是…

这些技术只是实用,在封建思想环境里,没有发展出来理论依托。

任何技术的发展都需要最根源的东西,理论就是地基,能让万丈高楼拔地起。

理论!

简单的两个字,却让中西技术拉开了十万八千里。

思虑再三,许易买了不少技术书籍,同时也下载了不少课程书籍供古代工匠学习。

他学的也是半桶水,而且还是文科毕业。

让他去教这些知识?

许易自问这种事就四个字:大可不必。

……

……

蔚蓝的天空洁净如洗,白色云朵像极棉花糖在天空漂浮。

长长的机翼在天际划过,许易离开了华国,准备前往邻国的达拉村。

高产粮食。

先进枪炮。

工业发展。

光这三样,就宛如大鼎三足,支撑起大明的整个江山。

朱元璋还看完了大明后续的历史,可以自我修正。

“我存在的意义对洪武一朝渐渐淡薄,更偏向于沟通古今。”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古来…已久!”

靠在飞机椅背上,许易笑容泛起些许苦涩。

他不想这般猜测老朱,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尤其朱元璋杀害功臣的本性,加之年纪大了,难保不会发生什么。

为防止意外,许易也想有点自保之力。

达拉村,有亚洲黑枪之都的美誉。

上个世纪,达拉村民开始拆解仿制苏联武器,据说如今毒刺导弹都能仿造。

许易来这里的目的,自然不言而喻。

为了安全,许易花了一大笔钱,找了一个相对靠谱的中介。

“Oh!youareChiese,NO!NO!”

听说许易要买枪,灰袍经理怕惹上麻烦,极不情愿,只说可以带许易去看看。

可最后,他还是倒在了许易的金钱攻势下。

“钱,o问题,明白吗?”

许易掏出一沓万元人民币大钞,塞到对方胸前口袋里。

“brother!友好的兄弟!”

经理瞬间眼神放光,热情给了一个大大拥抱,一直拉着许易的手,生怕他跑了。

许易并未前往达拉村。

这地方部落制度盛行,虽然实际控制权掌握在地方部落长老手中。

可去村里的路上盘查严格,不怎么安全,哪怕买了货基本上难带出来。

但村子里有渠道。

许易在大镇里住着,经理拿到单目约定,他们会送过来。

手枪,手雷等,许易基本上订了一全套。

许易将需求画在单目上,“告诉他们,我要机床加工的最高质量的。”

“要是有原件更好,价格可以高出市场十倍,明白吗?”

“放心吧兄弟,我办事,你放心就是了。”

经理热情又多问了一句,“兄弟,你准备运往哪里?需不需要提供帮助?”

不清楚对方打探底细,还是要问什么,许易只冷冷斜了他一眼,“不该问的别问,把东西交给我就行,钱不会少你们的。”

“ok!ok!ok!”

许易又付了一大笔钱,经理识趣没问下去,匆匆拿着单目去内部操作去了。

几天后。

一辆皮卡停在院子里,送的货到了。

对方拍了视频,而且卖的是原品,许易看过点了头的,没有狂冒火星。

至于自己验货这事,回到大明再干不迟。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许易爽快结了账。

将东西放进随身空间,许易刻不容缓坐上回国的航班,并未在邻国多逗留一刻。

又买了一些家具,以及香水,许易带着东西回到了大明。

收到对讲机通知,朱元璋和朱标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许易,你要是再不回来,可就没法见证那些作物丰收了。”

朱元璋笑容饱满,眼神中透着一股问鼎古今的霸气。

两个世界时间流速不一样,算算时间,玄武湖那些作物快要成熟,估计老朱是看到了一些苗头。

迎着朱元璋二人振奋的目光,许易将一把老古董燧发枪拿了出来。

“老话说,有粮有枪,遇事不慌。”

“咳,你们谁想试试这把枪?”

见许易两指掐着枪,一副避而远之的模样,朱元璋嘴角抽动,这小子往回缩,绝对没好事。

“毛骧,你来!”

“……”。望着在装火药的火器,毛骧腿脚也不禁哆嗦了一下。

【ps:本书是qq阅读的,看很多人花钱订阅,其实开通会员可以免费看书,站内其他书也有用,相对划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