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朱元璋懵,老四千古一帝? > 第81章 老朱催更!封建帝制咋被推翻的?

第81章 老朱催更!封建帝制咋被推翻的?(2/2)

目录

“咱也当不了无私之圣贤…”

“但咱永远是朱元璋,惜一家而后护天下,那就足够了。”

朱元璋坦然一笑,眉宇舒展,似乎已然不纠结,惊艳的目光直盯着许易…

英雄总是惺惺相惜,他也想多了解了解二人的生平。

过了一会儿。

许易终是组织好了语言。

“那就先说前一位吧…”

说着,许易重新点开一张图像。

青年身穿西装,风度翩翩,英姿勃发。

他浑身透着英才儒雅的独特魅力,俊俏的模样帅得惊人,让人不禁想到“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他出生江苏,父母望子成龙给他取名“大鸾”,字翔宇,希望他可以像大鸟翱翔于天空。”

“后来他改了名字,而这个名字,成了无数华夏儿女魂牵梦萦的伟大象征。”

“1911年的修身课上,老师向众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年纪13岁的周恩来清晰坚定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而这一句话,也成了他一生的写照。”

许易不紧不慢讲述了这位伟人的生平,他说的很认真,也格外的小心翼翼。

那种老实的态度就像顽劣的孩童,在面对尊敬的长辈,再不敢调皮捣蛋,有的只有尊敬和想念。

他太过完美。

谦谦君子,温润玉如。

文武双全,经天纬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华夏几千年崇高品德,似都能在他的身上看到影子。

19岁,远赴海外留学,寻找真理,以诗明志: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在接触马克思主义后,他就做出了一生的选择——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并在最关键之时,毅然决然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一生初心如故,全心全意为人民奋斗。

连他的敌人提起他时,都对他赞誉有加。

“自古以来,不少清流、为国为民的典范能臣,都彪炳史册,可史册记载不了属于他的伟大。”

“他节俭——作为国家领导人的他,十几年如一日穿着旧衣,死前交代他死后只穿那些旧衣,不许添置新衣。”

“他任劳任怨,为国鞠躬尽瘁,哪怕身患绝症,依旧抱病工作,消瘦得体重只剩61斤。”

“他无私——”

“身居高位,未曾想过衣锦还乡,也没有为亲人谋半点私利,甚至连老家的房子都不许地方官修缮。”

“他没有财产,他的财富是后世那个他一直盼望的国泰民安的盛世中华。”

“他无碑无墓,死后骨灰撒向万里山河,正如他从始至终愿意和群众贴近,也热爱这片山河。”

“他无儿无女,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往后的华夏儿女都将是他的孩子。”

“他名,周恩来。”

轰!

冥冥之中,宛如有一道惊雷炸开,朱元璋和朱标全身冒起了鸡皮疙瘩。

马皇后和朱棣等人,心头也掀起了万丈波涛,目光精彩绝伦望着那道年轻的身影。

没有财产…

没有陵墓…

没有儿女…

将自身彻底融入到这片山河社稷?

这…

这…

朱元璋被噎得说不出话来,他以为前者(孙中山)已经足够伟大无私,他比不了。

惊闻世间有此人,绕是他这个皇帝也只能叹服。

比?

论德论行,于斯人前,他提不起半点心气!

“许易,世间真有此等人杰出现?”

朱标语气急促,惊诧的眼神有些难以置信。

文帝是百帝之师,被他视为偶像。

可比之此人,文帝似也黯然失色。

那种德行,那种理想,那种践行,无愧乎“完人”。

怎会有人能半点都不为私?

有!

当然有!!

可许易没有直接朱标回答,而是看向了朱元璋。

“千古一帝,不止一个。”

“千古一相,大有人争。”

“千古一臣,趋之若鹜。”

“千古一人,唯他一人尔。”

非帝!非相!非臣!

他只是人。

从人民而来,到人民中去,当人民的公仆。

在病痛折磨无法工作时,他说:“以后不要再叫我总理,叫恩来就好,我现在没有为人民、为国家作贡献的能力。”

许易调出了一张图片,那是所有华夏儿女都不会忘记的“十里长街”。

“他说——看今朝,四海平,民心安;千里江山,自有来人,续写新篇。”

“他说——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他说——天底下眼皮最大,他的眼皮始终不敢合上,一合上,十亿人的吃喝拉撒睡、柴米油盐醋就全都看不到了。”

“……”

“那一日,北京长安街上的天气又冷又暗,挤满的人群一眼望不到头。”

“超过百万群众自发来此,他们扶老携幼,来送他最后一程。”

“他们在寒风中伫立,他们的哭声令天地同悲。”

“哪怕灵车过去数个小时,他们依旧没有离开,他们在等他回来。”

“只是,只见灵车归,不见故人回。”

当时的情况,如诗里写的那样——

多少人喊着你,扑向灵车;

多少人跑向你,献上花束和敬礼;

多少人想牵动你的衣襟,把你唤醒;

多少人想和你攀谈,知心的话题…

“海棠依旧在,不见故人归。”

泪水打湿眼眶,许易仰着头,尽量不落泪。

若是那位爷爷还在,他也不希望看到有人为他死而伤心流泪,他希望看到的是百姓的笑容。

望着十里长街上…

那一道道自发而来的身影…

朴素!

炙热!

真诚!

他们并非亲人,可此刻却如丧考妣,失声痛哭…

马皇后和朱婉宁眼里噙满了泪水,被那股天地同悲的气氛浸染,无法自拔。

没有所谓的时代理念不同所不理解,没有所谓的时代身份差异所不认同…

有的只是身而为人,对这般以民为先的“完人”的一份由衷的敬意。

此人,可与日月同辉!

唉——

朱元璋恶狠狠瞪了秦晋几王一眼,可想到自己所作所为,也不禁感觉无颜以对,羞于示人。

“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化龙者甚少,如他这般,岂能不万古流芳啊?”

看出老朱被打击到了,许易不以为然摇头,“有个道理放在古代还是现代,其实都是一样的。”

“那就是:你把人民放心里,百姓将你高高举起。”

“大明,不也在一步步走这条路吗?”

天下之事,殊途同归。

哪怕时空不同,但终会顶峰相见。

朱元璋缓缓抬头,目光似乎和那道俊朗的身影对视在了一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