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有人起歹念(2/2)
但尚云添不懂这个,就说回家问问他爸。
毕竟都是海事口的,想来他多少能知道些。
尚副总一听说是小孟家的事,当即上了心,正好脚崴了也不能上班,时间大把的有,就天天坐在家里打电话。
据他打听说,国家虽然逐步放宽了渔业的经营政策,但个体购买渔船仍需要通过集体单位或渔业公社进行。
啥意思?
简单说,就是如果关雪想买渔船,有三种联系渠道。
第一,国营水产供销公司。
他们负责统筹渔需物资供应和船舶调配,是公家单位。
同时还提供“鱼油挂钩”柴油指标,买完渔船后才可以申请配套燃油配额。
划重点,燃油配额。
也就是说,想加多少油你得申请,批不批人家上边说了算,可不是说有钱就随便加的。
第二,渔业公社和集体渔业队。
这种方式也一样麻烦。
需要先向公社提交申请,说明资金来源、技术能力及生产计划,经审核同意后,由公社出面购买并分配使用权。
海州属于广阳省,渔船编号会以“广海鱼”开头。
还需要纳入公社统一管理。
第三,私下交易与船主对接。
这个好理解,就是部分渔民私下转让小型渔船,但在交易后仍需要通过公社补办过户手续,否则无法获得渔业许可证。
尚副总吹了吹浮在上面的茶叶。
“我那个朋友说,现在咱们海州的小型渔船数量激增,有不少二手资源可以挑选,这也是三种方式里手续最简单的一个。”
因为一旦涉及到审核与挂靠,不光要提交书面申请,还需要身份证明、技术资质、资金证明等等。
也就是说有没有船员证,存折上有多少钱,这些钱都是怎么来的等等,都要一一提供证据进行说明。
后来,尚副总还讲了许多事情。
比如挂靠协议怎么签,收益分成如何约定,船舶维护责任,还需要向公社缴纳渔获收入的5%-10%等等。
关雪越听头越大,甚至想打退堂鼓。
搞渔船本是为了障眼。
好家伙,还得给公社抽成5%-10%。
对她来讲,这部分属于纯赔啊。
旁边的尚云添听得直犯困,他揉揉耳朵,“爸,差不多得了,知道您老办事实诚,打听得全面,但也不用跟做报告似的,你只挑那些对我嫂子来讲有用的讲就行。”
尚副总眼睛一立,语气嗔怪,“这孩子,啥才是有用的?”
“价钱啊!你就直接说,你那位懂行的朋友建议我嫂子买啥价位的船,给个范围就行。我嫂子聪明着呢,你不用像对我似的,拎着耳朵教。”
话听进去了,但尚副总还是哼了一声。
“不好意思啊小关,说话啰嗦了点,你别见怪。”
“不会,尚叔叔,我很喜欢听,毕竟打算干这行了嘛,多储备些知识也是有必要的,将来早晚能用得上。”
“你看看人家,多谦虚,再看看你,大小伙子了,还跟个皮猴子一样,真没规矩。”
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父母。
总是习惯性的在外人面前贬低自己的孩子,但口气和眼神里的疼爱,却又是藏也藏不住的。
“价格方面,我那朋友没具体说,只是给举了两个例子。”
他说某县某渔民通过挂靠旱井子公社,买了艘12马力木质渔船,总费用是7500元。
公社提供3000元补贴,剩余的款项从渔民渔获收入中逐月扣除,另外每年再缴纳管理费500元,可获得的柴油指标是两吨。
“木质船就这么贵,那机动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