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扇贝成了紧俏货(1/2)
关雪一听声音就知道是曾彪。
“胖哥早!”
“早!我媳妇儿进去收拾摊位去了,派我过来验货,我瞧瞧你都带啥好玩意来了。”
曾彪往关雪身后扫了一眼,顿时吓了一跳。
“这么多?”
“也不知道你主要卖什么,就各种都带了些,低中高端的都有,要哪种,要多少,你说了算。”
关雪说着,便拿起本子准备记账。
她从曾彪的眼神里看得出来,他肯定是老商贩了,对于货肥不肥,鲜不鲜,他打眼一过就知道。
“妹子,真行啊,全是尖儿货。啥也不说了,有你这货,中秋指定能挣上一笔好钱!”
刚说完,他媳妇儿把带轱辘的地磅秤推了过来。
他们先拿个空桶放上去看重量,方便等下去皮。
接下来,曾彪把想要的货直接上秤,下秤后,由他媳妇儿抬去市场里面的摊位。
他们抬走一样,关雪就记录一样。
梭子蟹,120斤。
对虾,100斤。
皮皮虾,100斤。
大中小黄花鱼,100斤。
鱿鱼,30斤。
鲅鱼,200斤。
刀鱼,30斤。
青口,毛蚶,花蛤,蛏子,蚬母之类的,合计100斤。
大海螺,香螺,辣螺,短滨螺,猫眼螺等等,合计100斤。
曾彪夫妻俩搬货都累得呼哧带喘的。
“小关妹子,先这些吧。”
“胖哥,中秋期间,这点货怕是不够卖吧?再说你现在有了摊位,可不是卖完就回家,得市场下班才能收摊儿。”
关雪好心提醒。
曾彪咧开嘴嘿嘿傻笑。
“那还用你说,我当然知道了,问题是没钱了。你要是有空的话,下午再过来溜哒溜哒,万一我不够卖了,你再给我补点,你看这样行不?”
批发海鲜本来就是一把一利索的事。
不存在我先把货给你,你卖完了再给我钱的方式。
关雪笑笑,“中秋这两天我还在外边摆摊儿,你不够了直接出来找我,家人会随时过来给我补货的。”
曾彪一听高兴坏了,马上掏钱结账。
因为是批发价,价格比零售要低三分之一左右。
关雪在纸上把账目列得清晰明了,又交给曾彪查看。
梭子蟹,144元。
对虾,500元。
皮皮虾,90元。
大中小黄花鱼,共114元。
鱿鱼,150元。
刀鱼,24元。
鲅鱼,160元。
各种贝类平均按7毛算,共70元。
各种螺平均按3毛算,共30元。
总合计一共1282元。
曾彪一边掏钱,一边咧着嘴笑,“这对虾是真够劲儿,今儿要是能把它都卖了,这个中秋就算没白过!”
第四套人民币要到1987年4月末才发行。
当下用的是第三套,最大面额就是十元的大团结。
一千多块,厚厚的一沓。
就在关雪接过钱时,曾彪瞄了眼左右,在确定周围没有旁人的情况,他压低声音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