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彻底失望(2/2)
这分明就是一个寄生在国难财和民族血泪之上的特权阶级俱乐部!
它所代表的,是官僚资本、买办势力和封建残余的联盟,他们攫取着国家的财富,侵蚀着民族的元气,把一场关乎民族存亡的卫国战争,变成了他们巧取豪夺、大发国难财的盛宴!
想到这,林易的思绪不由得飘向了西北那片贫瘠却充满生机的土地。
在那里,同样是为了抗日救亡,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
红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尽管被围追堵截,装备简陋、物资匮乏,但他们官兵一致,同甘共苦,既没有将军的私产,也没有官员的海外账户。
他们的口号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劳动最光荣”,是“为人民服务”。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根据地的每一个铜板都要掰成两半花,每一粒粮食都要优先保障战士和百姓。
尽管他们身处穷乡僻壤,没有光鲜的洋楼,也没有瑞士银行的账户,但他们有民心,有理想,有在极端困苦中依然保持的清白与坚韧。
虽然这星星之火十分微弱,但却代表着一种截然不同的力量和希望。
两边的对比何其鲜明!
一边是“前方吃紧,后方紧吃”,是特权阶级的纸醉金迷和肆无忌惮的贪腐;
一边是官兵一体,上下同心,在极端困苦中坚持着清廉与牺牲。
一边代表的是维护少数人利益的剥削制度,它的落后性、腐朽性,在这场民族浩劫中被暴露得淋漓尽致;
一边代表的是与广大民众结合的新生力量,尽管弱小,却蕴含着改变这片古老土地命运的可能。
林易总算明白,为什么总有源源不断的进步青年和有识之士要加入红党了,甚至有不少还抛弃了国党给予的高官厚禄。
或许,他们和自己一样,身处其中反而对腐朽的国党政权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更明白民族的真正未来所在!
这一刻,林易想要回归党组织的迫切心情达到了顶峰。
可他在来到这个时代以后,却根本找不到任何组织留下的踪迹,也没有发现任何可供寻觅的线索……
PS:
今年的阅兵式太震撼了,对比19年可以说是焕然一新!
不管是新亮相的部队,还是首次曝光的新装备,都表明我军信息化水平有了极大提升。
新型坦克、无人装备、东风61.......就不说了,网上铺天盖地的分析,但东风5C出场时,解说那句“打击范围覆盖全球,以武止戈、砥定乾坤”还是给我听嗨了,可能我泪点比较低。
正好我写的这本小说是抗战相关的,其实之前看别的同类书时有留意到很多朋友说“那个年代实力差距过大,主角不开挂怎么打得过日本人”......
确实,彼时的中国只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除了数量庞大、装备水平较低的陆军,海空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那样巨大的差距下,我们只能给自己的小说主角开挂,寄希望于不可名状的外力相助。
但先辈们没有任何外挂又是怎么坚持到胜利的呢?
或许小说需要金手指,但历史证明,真正的外挂是在至暗时刻仍相信会迎来曙光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