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财富自由,从教人填志愿开始 > 第43章 深度报道

第43章 深度报道(2/2)

目录

正说着,陈如轩的微信响了,是公司行政发来的消息:“陈总,之前在网上抹黑我们的‘启航教育’,刚才被市场监管局查了,说是无资质办学,还预收了家长一年的学费,现在家长都在门口闹呢。”

陈如轩看完消息,脸上没什么波澜:“启航之前在网上说我们抢他们生源,还造谣言说我们老师没资质,其实是他们自己不合规,我们早就把他们无资质办学的证据提交给监管部门了,没想到这么快就有结果。”

林小雅这下是真的服了——不仅合规经营,还能主动维护行业秩序,这样的教培机构,难怪能在风波后快速发展。

“陈老师,我这次的报道方向大概有了。”

她关掉录音笔,语气诚恳。

“就写你们如何在合规的前提下做教育,如何靠质量赢得家长和学校的认可,这应该能给很多教培机构做个榜样。”

陈如轩点了点头:“谢谢林副总编,不过我还有个请求,报道里能不能提一下我们下个月要开的乡村教师免费培训营?我们请了王梅老师和其他几个骨干教师,想帮乡村学校提升一下教学水平。”

林小雅愣了一下,随即露出笑容:“当然可以,这可是正能量,读者肯定愿意看。”

三天后,江南日报的头版刊登了一篇题为《教培复苏样本:从1人到300人,陈如轩的“合规教育路”》的报道,文中不仅附了公司的合规资质照片、李萌萌妈妈送锦旗的场景,还详细写了乡村教师培训营的计划。

报道一出,陈如轩的手机就被打爆了。

第一个打来的是江南市最大的投资机构“启航资本”的负责人:“陈总,我是启航资本的张力,看了今天的报道,特别认可你们的模式,想给你们投500万天使轮,估值5000万,您看什么时候有空聊聊?”

陈如轩有些意外,但很快冷静下来:“张总,感谢您的认可,不过我有个条件——投资的钱必须优先用于师资培训和乡村教师培训营,不能用来盲目扩张。”

电话那头的张力笑了:“陈总,就冲您这份初心,我们答应!明天我带团队去您公司详谈。”

挂了张力的电话,公司前台又打来电话:“陈总,今天报名的家长快把电话打爆了,还有十几个家长直接来公司报名,现在前台都快忙不过来了!”

“让行政部的人去帮忙,别让家长等太久,”陈如轩叮嘱道。

“对了,把乡村教师培训营的报名方式也挂到官网,让有需要的乡村学校能看到。”

当天下午,省特级教师王梅发来微信:“陈总,报道我看了,特别感动,我有几个在其他城市的特级教师朋友,也想加入乡村教师培训营,您看可以吗?”

陈如轩立刻回复:“当然可以,欢迎大家一起来做这件事!”

一周后,启航资本的500万投资顺利到账,乡村教师培训营的报名也突破了200人,远超预期的80人。

陈如轩在公司例会上宣布了两个好消息:“第一,今年年底,所有员工涨薪15%,工龄满半年的,额外发两个月年终奖;第二,我们要在市区开两家素质教育分校,书法、美术、编程都要上,师资全部从专业院校招聘,保证教学质量。”

会议室里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之前因为扩张快有些焦虑的老员工,现在彻底放下心来;刚入职不久的新员工,更是干劲十足。

没过多久,江南市教育局召开教培行业座谈会,陈如轩作为唯一的教培机构代表发言。

“教培行业不是割韭菜的行业,是做教育的行业。”

他站在台上,语气坚定。

“只要守住合规的底线,把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就算遇到风波,也能重新站起来,甚至走得更远。”

台下的同行们纷纷鼓掌,之前质疑他扩张太快的几个机构老板,还主动过来跟他交换名片,说想跟他学习合规经营的经验。

座谈会结束后,市教育局局长拍了拍他的肩膀:“陈总,你们做得很好,我们打算把你们公司列为‘江南市教培行业合规示范单位’,下个月给你们挂牌。”

陈如轩连忙道谢:“谢谢局长,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挂牌那天,江南日报的林小雅也来了,还带来了最新的报道:“陈老师,你们的乡村教师培训营已经开营了,我们做了个专题报道,反响特别好,很多企业都想给你们捐物资呢。”

陈如轩看着报道里乡村教师们认真听课的照片,心里暖暖的——他想起刚成立公司时,自己一个人在出租屋里改课件,熬夜做招生方案,那时候从来没想过,公司能走到今天。

“对了,林编辑,”他突然想起一件事。

“我们素质教育分校下周末开业,想邀请您来参加开业典礼,还有之前送锦旗的张姐,市三中的李主任,都想请他们来。”

林小雅笑着答应:“一定来,到时候再给你们写篇报道!”

素质教育分校开业那天,场面格外热闹。

张姐带着小区里的十几个家长来报名,市三中的李主任还特意送来一块“教学合作优质单位”的牌匾,甚至有几个之前在网上抹黑过他们的网友,也专程来道歉,说自己之前被启航教育误导了,现在想给孩子报名。

陈如轩一一接待,脸上始终挂着笑容。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