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授课(2/2)
林薇笑着说:“这地方比新闻里看的还美,空气都是甜的,我们来对了!”
其他三个同事也纷纷点头,眼神里满是兴奋——他们早就厌倦了城里的朝九晚五,一直想找个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
陈如轩带着他们参观了村里的木艺工坊、食品加工厂和实验室,每到一处,几个人都忍不住拿出手机拍照,时不时发出惊叹。
在木艺工坊里,看到李师傅正在雕刻一件大型木雕“百鸟朝凤”,林薇忍不住停下脚步,“这手艺也太精湛了,要是能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肯定能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
李师傅听到这话,抬头笑了笑,“俺也觉得老手艺得创新,就是不知道咋改,你们年轻人有文化,可得多给俺出出主意。”
“没问题,我们可以一起做个调研,看看现在市场上流行什么风格。”林薇当即答应下来,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
中午,村里特意为林薇一行人准备了欢迎宴,桌上摆满了用本地食材做的菜:野生菌炖鸡、红烧土猪肉、清炒山野菜,还有刚出锅的玉米饼。
“都是家常便饭,别嫌弃,尝尝咱们村的特色。”村支书热情地给他们夹菜。
林薇尝了一口野生菌炖鸡,眼睛一亮,“这味道太鲜了!比城里饭店里的好吃多了,咱们的野生菌酱要是能突出这种原生态的口感,肯定能卖得更好。”
负责食品加工厂的厂长连忙说:“我们正想升级菌酱的配方,就是缺专业的研发人才,你要是有想法,咱们随时可以讨论。”
饭后,林薇和同事们就投入到工作中,他们先是梳理了“山韵”品牌现有的产品线,发现存在定位模糊、包装老旧等问题。
“高端木艺系列和大众消费系列的包装风格太像了,体现不出高端感,得重新设计。”林薇拿着两款产品的包装,对赵建明说。
赵建明很认可她的观点,“你放心,设计费用不是问题,咱们要做就做最好的。”
接下来的几天,林薇团队一边和木艺工坊、食品加工厂的负责人沟通,一边收集市场数据,很快拿出了一套完整的品牌升级方案。
方案里不仅包含了新的包装设计,还规划了线上线下的推广渠道,甚至提出了“山韵生活节”的创意,打算通过活动吸引游客,提升品牌知名度。
陈如轩和赵建明看完方案后,都赞不绝口,“这个方案太全面了,就按你们说的来,需要什么支持尽管开口。”
得到肯定后,林薇团队立刻行动起来,他们联系了上海的设计公司,定制新的包装;又和各大电商平台沟通,争取活动资源;同时还开始筹备“山韵生活节”的各项事宜。
村里的年轻人也主动加入进来,有人帮忙拍摄宣传视频,有人负责联系周边的民宿和农家乐,大家分工明确,干劲十足。
就在品牌升级工作有条不紊推进的时候,陈如轩接到了一个好消息——村里申报“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材料通过了初审,下个月就要迎来实地考察。
这个消息让全村人都振奋起来,大家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各项工作中,木艺工坊里加班加点赶订单,食品加工厂优化生产流程,村民们也主动打扫房前屋后的卫生,把村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李师傅更是带着徒弟们,赶制了一件名为“乡村振兴图”的大型木雕,打算在考察团来的时候展示,木雕上雕刻着村民们劳作、学习、欢笑的场景,生动又传神。
考察团来的那天,天朗气清,村口挂起了鲜艳的横幅,上面写着“欢迎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考察团”。
陈如轩和赵建明带领考察团参观了村里的各个产业点,当看到人才学院里学员们认真学习的样子,考察团的成员都忍不住点头称赞。
在木艺工坊里,考察团成员看到“乡村振兴图”木雕时,都停下了脚步,其中一位专家感慨道:“这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你们村发展的真实写照啊!”
李师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都是俺们真实的生活,现在日子好了,才有心思做这样的作品。”
随后,考察团又和村干部、村民代表进行了座谈,详细了解了村里的发展模式和未来规划。
座谈会上,一位村民代表激动地说:“以前俺们村穷,年轻人都往外跑,现在好了,产业起来了,年轻人都回来了,俺们老年人也能在家门口赚钱,这样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考察团的团长听完后,深有感触地说:“你们村的发展模式很有借鉴意义,既保住了绿水青山,又发展了特色产业,还培养了本土人才,真正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考察团离开后,大家心里既期待又忐忑,都在等着最终的结果。
这段时间,“山韵生活节”也如期举行,活动当天,村里挤满了从各地来的游客,木艺体验区前排起了长队。
大家都想亲手试试雕刻;食品展销区里,野生菌酱、土蜂蜜等产品很快就被抢购一空;晚上的篝火晚会上,村民们和游客一起唱歌跳舞,气氛格外热烈。
活动结束后,“山韵”品牌的知名度大大提升,线上订单量激增,甚至有几家国外的经销商主动联系,想代理村里的产品。
就在大家沉浸在喜悦中的时候,陈如轩接到了国家乡村振兴局的电话,通知村里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下个月去燕京参加授牌仪式。
这个消息传来,全村人都沸腾了,大家敲锣打鼓,放起了鞭炮,村里的广场上挤满了人,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