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细节补充(2/2)
李娜回复:“好的陈总,我这就去安排,明天一早就把福利活动和旅游线路链接置顶,相信能吸引更多客户来村里旅游。”
放下手机,陈如轩继续写展览馆的赞助方案,等方案写完,已经快到凌晨了,他把方案保存好,然后洗漱休息,躺在床上,他想着村里的点点滴滴。
从刚开始来的时候的陌生,到现在的熟悉和亲切,从村里产业的一片空白,到现在的木艺、文创、种植、旅游全面发展,心里满是成就感。
第二天一早,陈如轩吃完早饭就去了木艺工坊,李师傅和几个学徒已经在忙碌了,他们手里拿着刻刀和木料,正在雕刻“丰收系列”的木雕,工坊里弥漫着木料的清香和刻刀划过木料的声音。
陈如轩走进去,李师傅看到他,连忙停下手里的活:“陈总,您这么早就来了,是有什么事吗?”
陈如轩笑着说:“李师傅,我来给您送定制木雕的订单,线上商城昨天上线了定制服务,已经接到了五个订单,我把客户的需求和设计图带来了,您看看师傅们能不能完成。”
李师傅接过陈如轩递来的订单和设计图,仔细看了看:“没问题!这些定制需求都不难,平安牌我让王浩来做,他最近练的就是这个,全家福木雕让老张来做,他最擅长雕人物,保证能让客户满意,您放心,我今天就安排他们开始做,按时完成订单。”
陈如轩点点头:“太好了!李师傅,辛苦您了,另外,我还有个事想跟您商量,村支书想在村里建一个乡村振兴展览馆,展示咱们村的木艺作品、种植成果和文创产品,还想设一个体验区,让游客亲手做简单的文创产品,您觉得体验区可以安排哪些木雕手作项目?”
李师傅想了想,说:“体验区可以安排一些简单又有趣的项目,比如雕小松鼠挂件、平安牌、钥匙扣,这些项目难度不大,游客学一两个小时就能完成,还能带走自己的作品,肯定会喜欢。”
“另外,还可以安排一个‘木艺知识小课堂’,我给游客讲讲木雕的历史和不同刻刀的用法,让他们更了解木雕文化。”
“这个想法好!”陈如轩说。
“体验项目和小课堂结合起来,既能让游客动手,又能让他们学到知识,肯定能吸引更多游客,等展览馆开始建设,咱们再一起细化体验区的方案,比如需要准备多少木料、刻刀,安排多少师傅指导,这些都要提前规划好。”
李师傅笑着说:“没问题陈总,我肯定全力配合,咱们村能建展览馆,是大好事,我也想让更多人知道咱们村的木雕手艺,让咱们的木艺传承下去。”
从木艺工坊出来,陈如轩去了种植基地,赵建明正在和几个村民检查大棚里的野生菌生长情况,他们手里拿着记录本,仔细记录着每一个大棚的温度、湿度和野生菌的生长阶段。
看到陈如轩,赵建明连忙迎上来:“陈总,您怎么来了?是来看看野生菌的生长情况吗?”
陈如轩点点头:“对,我来看看,最近的生长情况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赵建明笑着说:“生长情况特别好!有林业大学的学生指导,我们都掌握了正确的种植方法,温度和湿度控制得刚刚好,野生菌长得又大又好。”
“再过半个月就能采摘了,到时候食品加工厂的新设备刚好能用,能及时把野生菌加工成野生菌酱,不会耽误订单。”
陈如轩走进一个大棚,里面弥漫着野生菌特有的清香,一排排菌棒上长满了白色的野生菌,看起来特别饱满。
他蹲下来,仔细看了看野生菌的质地,笑着说:“长得真好!比我上次来的时候又大了不少,赵建明,你们辛苦了,这段时间要多注意观察,有什么问题及时跟林业大学的学生沟通,确保野生菌能顺利采摘。”
赵建明说:“您放心,我们每天都会来检查好几次,记录下每一个细节,有问题会第一时间跟学生沟通,另外,周边村的扩种准备也做好了,下月初就能播种。”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菌种和种植工具,还安排了村民去周边村指导种植,保证他们能种好野生菌。”
陈如轩点点头:“太好了!扩种顺利的话,咱们的野生菌产量能提高很多,不仅能满足现有的订单,还能开发新的产品,比如野生菌干货、野生菌汤料,拓展更多的销售渠道,增加村民的收入。”
赵建明眼睛一亮:“对啊陈总,我怎么没想到呢!野生菌干货和汤料都是很受欢迎的产品,尤其是现在很多人喜欢煲汤,野生菌汤料肯定能卖得好,等这次的野生菌采摘完,咱们就试试开发这些新产品,您觉得怎么样?”
“当然可以!”陈如轩说。
“咱们可以先小批量生产,拿到线上商城和超市试卖,看看市场反应,如果反应好,再加大产量。”
“另外,开发新产品的时候,要注意保留野生菌的营养和味道,包装也要设计得好看,符合消费者的喜好,我可以让公司的设计部帮忙设计包装。”
赵建明高兴地说:“太谢谢您了陈总!有您帮忙,咱们的新产品开发就更有把握了,等新产品卖出去了,村民们的收入肯定能再提高,大家肯定更有干劲了。”
从种植基地出来,陈如轩回到宿舍,拿出手机给张姐发了展览馆的赞助方案,还附带了村里的发展情况和产品销售数据。
他在消息里说:“张姐,这是村里乡村振兴展览馆的赞助方案,咱们村现在发展得很好,产品销量也在增长,展览馆建成后能进一步提升村里的名气,也能为公司的产品做宣传,希望你能帮忙对接江南市的企业,看看有没有企业愿意赞助,要是有企业感兴趣,我可以亲自去跟他们谈。”
没过多久,张姐就回复了:“陈总,方案我看了,写得很详细,咱们村的发展确实让人惊喜,我这就开始对接江南市的企业。”
“重点对接之前跟咱们合作过的超市、礼品公司和文旅公司,他们已经跟咱们有合作基础,可能更愿意赞助,另外,我还会对接一些做乡村振兴相关业务的企业,他们可能也会对这个项目感兴趣,有消息了我第一时间跟您说。”
陈如轩回复:“好的张姐,辛苦你了,麻烦你多费心,要是有企业感兴趣,咱们一起跟他们谈,争取能拿到更多的赞助资金,让展览馆早日建成。”
放下手机,陈如轩打开电脑,开始整理村里接下来的工作安排:周一和李师傅讨论定制木雕的生产进度。
周二和林晓对接短视频拍摄和“村民故事”板块的采访,周三和赵建明商量野生菌新产品的开发。
周四和村支书调整展览馆的规划草案,周五和文旅公司对接游客接待的细节,每天的安排都很满,但他一点也不觉得累,反而充满了干劲。
下午的时候,陈如轩收到了林薇发来的消息,她说:“陈总,电商团队刚才接到了一个大订单,是一家企业想定制两百套‘木雕+文创笔记本+野生菌酱’的组合礼品,作为员工福利,他们要求月底交货,您看咱们能不能完成?”
陈如轩心里一喜,连忙回复:“能完成!两百套不算多,木艺工坊现在有足够的师傅和木料,文创笔记本咱们还有库存,野生菌酱食品加工厂的新设备已经调试好了,能及时生产,你跟客户确认一下定制的细节。”
“比如木雕上刻什么图案或文字,文创笔记本要不要印企业的logo,野生菌酱的礼盒要不要调整,确认好细节后发给我,我安排各部门生产,保证月底按时交货。”
林薇很快回复:“好的陈总,我这就跟客户确认细节,确认好后马上发给您。”
“另外,客户还说如果这次合作顺利,以后会长期跟咱们合作,每年都会定制员工福利,这对咱们来说是个好机会,咱们一定要做好这次的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