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方案(2/2)
“好的,我马上补充。”张敏记下修改意见。
这时,行政总监敲门进来:“陈总,联系了三所重点高中,其中市一中、市实验中学都愿意参与,只有市三中校长有些顾虑,担心影响学生学习。”
“我去和市三中校长谈谈。”陈如轩放下方案,拿起外套,“张敏,你继续完善方案,有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
他驱车来到市三中,校长办公室里,李校长正在批阅试卷,见陈如轩进来,连忙起身迎接:“陈总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李校长,打扰您了,今天来是想和您聊聊‘城乡学生结对’的项目。”陈如轩开门见山。
李校长请他坐下,倒了杯茶:“陈总,不瞒您说,我不是不愿意参与,只是高三学生学业紧张,怕结对活动分散他们的精力。”
“我理解您的顾虑,”陈如轩点点头,“所以我们计划让高一、高二的学生参与结对,高三学生可以作为志愿者指导结对的乡村学生学习,这样既不影响备考,还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李校长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高一、高二学生时间相对充裕,还能通过结对开阔眼界,我同意参与了!”
“太好了!感谢李校长的支持。”陈如轩伸出手,和李校长握了握。
离开市三中,陈如轩接到了财务总监的电话,对方汇报说预算已经核算完毕,各项支出明细都已整理清楚。
他回到公司,把各方的进展汇总,亲自审核了完善后的合作建议书和汇报PPT,确保每个细节都准确无误。
接下来的几天,团队各司其职,行政部敲定了三所高中和六所乡村学校的对接名单,张敏完成了汇报材料的最终版,财务部准备了详细的预算报表。
周三上午九点半,陈如轩带着张敏、财务总监和行政总监来到市教育局,黎远东局长已经在会议室等候,基教科、师资科、扶贫办的负责人也都悉数到场。
“陈总,你们来了,快请坐。”黎远东热情地招呼着。
陈如轩一行人坐下后,汇报正式开始,张敏走上台,打开PPT:“各位领导好,为四个核心方向……”
她从共建升学指导中心说起,详细介绍了场地规划、师资配置、运营模式,随后又讲解了基层教师培训的覆盖面、内容设计,乡村学校帮扶的具体措施,最后重点介绍了“城乡学生结对”项目。
汇报过程中,基教科科长提问:“升学指导中心的师资除了高校专家,有没有一线教师参与?他们更了解本地升学情况。”
陈如轩接过话头:“我们计划邀请市区重点中学的资深班主任担任兼职指导老师,每月定期坐诊,确保指导贴合实际需求。”
师资科负责人接着问:“教师培训的内容会不会太理论化?基层教师更需要实操性强的指导。”
“不会,我们联合了师范大学的专家团队,培训内容会结合课堂案例,设置模拟教学环节,保证实操性。”张敏补充道。
扶贫办主任则关心乡村帮扶的资金保障:“设备捐赠和专家驻校的费用,会不会因为企业后续调整而中断?”
财务总监拿出预算报表:“我们公司设立了专项教育帮扶基金,每年投入不低于两百万,同时会和教育局共同监管资金使用,确保持续投入。”
一个个问题被逐一解答,会议室里的氛围越来越融洽,各科室负责人都对方案表示认可。
最后,黎远东局长总结道:“这个方案很全面,操作性强,各科室要积极配合,和陈总的公司做好对接,争取下个月就启动升学指导中心的改造和第一批教师培训。”
“感谢各位领导的支持!我们一定全力配合,确保合作落地见效。”陈如轩站起身,向众人鞠了一躬。
汇报结束后,陈如轩一行人走出教育局,张敏兴奋地说:“陈总,没想到这么顺利!下个月就能启动项目了!”
“这只是开始,接下来的执行环节更重要,不能掉以轻心。”陈如轩提醒道,眼神里满是期待。
回到公司,陈如轩立刻召开项目启动会,成立了四个专项小组,分别负责升学指导中心、教师培训、乡村帮扶和城乡结对,每个小组都明确了负责人和时间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