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财富自由,从教人填志愿开始 > 第128章 拓展海外业务

第128章 拓展海外业务(2/2)

目录

陈如轩看着照片,心里满是欣慰,会议结束后,他特意提前下班,去学校接阳阳。

阳阳看到陈如轩,立刻跑过来抱住他:“爸爸,老师说我讲的科普知识特别棒,还让我当班级的‘科技小班长’呢!”

陈如轩抱起阳阳,在他脸上亲了一下:“我的阳阳真厉害!晚上想吃什么?爸爸请你吃大餐!”

父子俩刚走出学校,就看到一辆熟悉的车停在路边,张教授从车里下来,笑着说:“听说我的学生最近又搞出了大动静,特意来看看你。”

张教授这次带来了一个更大的好消息:国家正在组建“技术创新联盟”,邀请陈如轩的公司担任副理事长单位,参与制定行业技术标准。

“这可是行业话语权的象征,多少企业挤破头都想进去!”张教授拍着陈如轩的肩膀说。

陈如轩激动不已,这意味着公司的技术将成为行业标杆,以后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了:“谢谢老师!我们一定不辜负国家的信任!”

加入创新联盟后,公司的资源越来越多,不少地方政府主动找上门来,邀请公司在当地设立产业基地,提供土地、税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陈如轩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在苏州、成都、武汉三个新一线城市设立产业基地,分别聚焦芯片研发、智能终端制造和医疗应用。

每个基地的投资都超过十亿,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当地媒体纷纷报道,称其“将带动区域AI产业升级”。

产业基地筹备期间,公司收到了证监会的通知,上市申请已经被受理,预计半年内就能在科创板挂牌交易。

“老板,我们要上市了!”老郑激动得语无伦次,手里的文件都差点掉在地上。

陈如轩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这只是我们的一个新起点,未来我们要让中国的技术走向全世界!”

为了庆祝上市申请受理,陈如轩宣布给全体员工发放“上市筹备红包”,每人最低五万元,核心员工更是拿到了几十万元的红包。

员工们纷纷在朋友圈晒红包,引来无数羡慕的目光,不少同行留言:“求内推!这样的公司也太香了吧!”

上市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与此同时,公司的业务也在持续爆发,欧洲市场的营收已经占到公司总营收的30%,并且还在以每月20%的速度增长。

王经理带着销售团队,又签下了中东、东南亚多个国家的跨境电商合作订单,让公司的海外业务版图进一步扩大。

技术方面,AI专家带领团队研发出了新一代AI大模型,性能比之前提升了两倍,还获得了多项国际专利,不少国际科技公司都想来购买专利授权。

“陈总,谷歌、微软都发来邮件,想以每年一亿的价格购买我们的大模型专利授权,我们要不要答应?”技术部负责人问道。

陈如轩摇了摇头:“专利授权可以,但不能独家,而且我们要优先给国内企业使用,不能让国外企业垄断我们的技术。”

最终,公司和谷歌、微软达成非独家授权协议,每年能获得两亿的专利授权收入,同时还能和国际巨头共享技术成果。

这天,公司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发布会,发布新一代AI大模型和系列智能产品,现场来了几百家媒体和合作伙伴,座无虚席。

陈如轩作为发布会的主讲人,用生动的演示和详实的数据,展示了公司的技术实力,当演示到AI大模型能实时生成工业设计方案时,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发布会结束后,订单如雪片般飞来,仅一天时间,智能产品的订单金额就突破了十亿,不少合作伙伴当场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上市前一个月,公司的估值已经冲到了百亿,成为国内AI领域估值最高的未上市企业,投资机构们纷纷感叹:“当初没投真是太遗憾了!”

上市敲钟当天,陈如轩带着核心团队来到科创板交易大厅,当钟声响起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激动地欢呼起来。

阳阳也来到了现场,拿着小锤子,和陈如轩一起敲响了上市钟,笑着说:“爸爸,你太厉害了!以后我也要像你一样,做厉害的科技企业家!”

陈如轩抱着阳阳,看着屏幕上不断上涨的股价,心里感慨万千:从最初的小团队到百亿上市公司,从无人问津到行业标杆,这一路的付出都值了。

上市后,公司的股价一路飙升,市值很快突破了两百亿,陈如轩的名字也登上了福布斯年轻富豪榜,成为AI领域最受关注的企业家之一。

不少大学邀请陈如轩担任客座教授,分享创业经验,他每次都欣然前往,希望能帮助更多有梦想的年轻人。

这天,陈如轩在清华大学做演讲,台下坐满了学生,其中有不少是他当年的粉丝,还有人拿着他的书索要签名。

演讲结束后,一位学生拦住他,激动地说:“陈总,我就是因为听了你的科普讲座,才选择学AI专业的,以后我想加入你的公司,和你一起做改变世界的技术!”

陈如轩笑着说:“欢迎你!我们公司的大门永远为有梦想、有能力的年轻人敞开!”

回到公司,陈如轩收到了一个特别的包裹,里面是当年和他一起组建技术小组的大学同学寄来的礼物,还有一封信。

信里写道:“如轩,当年我们的梦想,你一个人实现了,真为你骄傲!现在我的公司也加入了你的制造业赋能计划,跟着你一起成长,真好!”

陈如轩看着信,眼眶有些湿润,他立刻给那位同学打电话:“兄弟,等下次同学聚会,我做东,咱们好好聊聊,以后咱们一起把中国的制造业做得更厉害!”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