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回到城市(2/2)
他转过身,看着妻子温柔的眼神,点了点头:“好。”
走进卧室,儿子已经睡得很沉,呼吸均匀,脸上还带着甜甜的笑意,或许是梦见了和阿杰一起发射火箭。
妻子走过来,坐在他身边:“以后有机会,我们再带孩子们去看看非洲的那些孩子,让他们知道,善良和爱心是没有国界的。”
他点点头,心里已经有了打算,等忙完手头的项目,就带着家人去非洲看看,看看那些通过科普平台学习的孩子们,看看他们眼里的光。
“其实,我一直想建一个公益基金会,”他忽然说,“专门支持偏远地区的教育和医疗,让更多的孩子能实现梦想,让更多的人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妻子眼睛一亮:“这个想法很好啊,我支持你,我们可以一起做。”
他看着妻子坚定的眼神,心里暖暖的,有她的支持,再难的路也能走下去。
躺在床上,他却没有丝毫睡意,脑海里不断浮现出那些画面:山里孩子们纯真的笑容、阿杰眼里的梦想之光、牧民们安心的神情、非洲孩子们专注学习的模样。
这些画面像一颗颗星星,在他心里闪烁,照亮了前行的路。
他想起创业时的初心,“让科技普惠每一个人”,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他一直坚守的信念。
这些年,他们做到了一些,但还有更多的事要做,还有更多的人需要帮助,还有更多的梦想需要被点亮。
夜色渐深,城市渐渐安静下来,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车鸣声,和家里孩子们均匀的呼吸声。
他轻轻握住妻子的手,妻子已经睡着了,脸上带着安心的笑容。
他闭上眼睛,心里却格外清醒,那些曾经的辛苦和质疑,都在看到孩子们笑容的那一刻烟消云散。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温柔地洒在房间里。
儿子第一个醒来,揉着惺忪的睡眼,第一句话就是:“爸爸,阿杰哥哥什么时候能造出真正的火箭啊?”
他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等他努力学习,考上航天大学,就能实现梦想了。”
“那我也要努力学习,”小儿子握紧小拳头,“以后和阿杰哥哥一起造火箭。”
儿子也醒了,手里拿着写好的作文,兴奋地跑过来:“爸爸,你看我写的作文,老师肯定会喜欢的。”
他接过作文本,认真地读了起来,字里行间充满了童真和感动,记录着大山里的所见所闻,记录着那些温暖的瞬间。
“写得很好,”他放下作文本,看着儿子,“真实的感受就是最动人的。”
妻子已经做好了早餐,餐桌上摆着牛奶、面包和煎蛋,还有从云南带回来的野核桃,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着早餐,聊着云南的趣事,气氛温馨而融洽。
“今天去公司,我想和团队讨论一下基金会的事,”他一边吃着早餐,一边说,“还有非洲科普平台的升级方案,也该推进了。”
“嗯,”妻子点点头,“需要我帮忙的地方随时说,我可以负责基金会的一些公益活动策划。”
“太好了,”他看着妻子,眼里满是感激,“有你在,我更有底气了。”
孩子们吃完早餐,就跑去摆弄那些从云南带回来的礼物,小儿子把火箭模型放在书架上,摆得整整齐齐,像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儿子则把山里孩子们送的手工画贴在书桌前,时不时看一眼,眼神里满是怀念。
他收拾好餐桌,换了一身衣服,准备去公司。
走到门口,他回头看了一眼,孩子们正趴在书桌前,认真地看着科普平台上的视频,和大山里的孩子们一样,眼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他笑了笑,推开门走了出去,阳光洒在身上,温暖而有力量。
小区里的树木枝繁叶茂,鸟儿在枝头唱歌,空气清新,和山里的气息截然不同,却同样让人安心。
他走到路边,等待出租车,心里却在规划着未来的路,基金会的成立、科普平台的升级、医疗设备的推广,还有更多的山区、更多的孩子、更多的普通人,需要他们的帮助。
出租车缓缓驶来,他拉开车门坐了进去,告诉司机公司的地址。
车子驶离小区,朝着市中心的方向开去,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匆匆,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
他看着窗外,心里忽然想起阿杰说的话:“叔叔,是你给了我希望,我一定会努力实现梦想的。”
车子驶过一座大桥,桥下的河水缓缓流淌,像时光一样,无声无息却从未停止。
他想起那些年走过的路,从城市到大山,从国内到国外,从一个人的坚守到一群人的同行,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却也充满了感动。
那些被点亮的梦想,那些被守护的健康,那些被温暖的人生,都是他前行的动力,都是他最珍贵的收获。
出租车停在公司楼下,他推开车门,走进大厦,电梯里遇到了技术部的年轻工程师,就是那个老家在非洲的小伙子。
“老大,你回来啦,”工程师笑着说,“非洲那边的反馈很好,孩子们都特别喜欢科普平台的天文课程。”
“很好,”他点点头,“我们还要继续优化,让更多的孩子能受益。”
“对了,老大,”工程师说,“我们新研发的低功耗显微镜已经测试成功了,适合偏远地区的学校使用,成本也很低。”
“太好了,”他眼里闪过一丝喜悦,“尽快安排生产,第一批先送到云南的那所学校,还有非洲的小学。”
“好的,老大,”工程师点点头,眼里满是干劲。
电梯到达楼层,他和工程师一起走出去,办公室里已经一片忙碌,团队成员们都在认真地工作,有的在编写代码,有的在测试设备,有的在整理数据。
看到他进来,大家纷纷打招呼,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
“大家辛苦了,”他笑着说,“下午我们开个会,讨论一下基金会的成立和新设备的推广方案。”
“好!”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眼里满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