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穿越孤儿院院长,鲁冰花唱哭全网 > 第109章 如果让孤儿院的孩子来演呢?

第109章 如果让孤儿院的孩子来演呢?(1/2)

目录

剧组停摆的消息像一阵风,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影视基地。

所有人都知道李建国导演这次是栽了个大跟头。

被合作的演员公司临阵放了鸽子,这在圈里绝对是奇耻大辱。

一时间,各种风言风语都传了出来。

有同情李建国的,说他时运不济碰上了不讲信用的合作方。

有幸灾乐祸的,说他李建国平时眼高于顶得罪了人,现在遭报应了。

更多的则是在看热闹。

他们都想看看这位一向以清高和固执著称的文艺片大导,这次要如何收场。

面对外界的纷纷扰扰,李建国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了办公室里,整整三天没有出门。

小刘每天都把饭菜送到门口,但每一次都原封不动地又被拿了回来。

他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却又不敢进去打扰。

他知道导演现在需要的是安静。

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地上已经堆满了烟头。

李建国就那么静静地坐在沙发上,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眼睛死死地盯着电脑屏幕。

屏幕上正在循环播放着那首熟悉的《鲁冰花》的MV。

画面依旧是那块斑驳的“启明星”招牌。

歌声依旧是那个空灵纯净、带着一丝淡淡忧伤的童声。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

“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

这几天,他什么都没干,就是反复地听着这首歌。

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或许只有在这纯粹的歌声里,他那颗被现实刺得千疮百孔的心才能找到一丝丝的慰藉。

这首歌就像一剂良药,慢慢地抚平了他心中的愤怒和屈辱。

他的心情渐渐地平静了下来。

他开始反思。

或许那个王经理说得对。

在资本的逻辑里,他确实输了。

但是拍电影,真的就只有资本这一条路吗?

他想起了自己拍第一部电影的时候。

那时候他还是个一文不名的穷学生,没有投资没有明星,甚至连个像样的摄影机都没有。

他就是凭着一腔热血,拉着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用一台借来的16毫米摄影机拍出了自己的处女作。

那部电影画面粗糙,收音糟糕,演员的表演也青涩得不行。

但那部电影却充满了最真挚的情感和最原始的生命力。

也正是那部电影,让他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奖项,让他真正地踏入了导演这个行业。

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变了呢?

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也开始迷信大明星、迷信专业的团队、迷信那些华丽的包装了呢?

自己拍这部《远方的家》,初衷到底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真实地去展现那群被遗忘在乡村里的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吗?

不就是为了用最质朴的镜头去唤醒社会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吗?

既然如此,为什么一定要用那些被精心包装过的所谓的“童星”呢?

那些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聚光灯下,出入有保姆车,身边有助理围着。

他们真的能理解什么是贫穷吗?

他们真的能体会那种对父母长久的思念和渴望吗?

他们演出来的,终究是“演”出来的。

而自己要的,是“真”的。

想到这里,李建国脑子里仿佛有一道闪电划过。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了电脑屏幕上那个“启明星”的招牌上。

启明星孤儿院……

陈明……

小雅……

一个大胆到让他自己都觉得有些疯狂的念头,猛地从他心底里冒了出来。

对啊!

为什么不去找他们呢?

启明星孤儿院里的那些孩子,他们不就是现实版的“留守儿童”吗?

他们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的依靠,他们比任何人都懂得什么是孤独,什么是对“家”的渴望。

他们的眼神,他们的状态,他们的生活……

那都是最真实的,最不需要任何表演的!

如果……如果让他们来演电影的主角……

这个念头一出来,李建国的心脏就“怦怦”地狂跳了起来。

他感觉自己好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根能让他从泥潭里爬出来的真正的救命稻草。

但是理智很快又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这个想法太冒险了。

用一群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素人孩子去撑起一整部电影?

这在电影史上不是没有先例,但成功的寥寥无几。

孩子和动物是导演的噩梦。

这是圈里公认的定律。

更何况是一群从小就经历了创伤、内心敏感脆弱的孤儿。

让他们去面对镜头,去重新揭开自己的伤疤,这对他们来说会不会太残忍了?

陈明那个护犊子的年轻院长,会同意吗?

李建国陷入了剧烈的天人交战。

他站起身,在烟雾缭绕的办公室里烦躁地来回踱步。

放弃这个念头吧,太不切实际了。老老实实地重新去找专业的童星,虽然费时费力,但至少稳妥。

不行!不能放弃!这可能是自己唯一的机会了!如果能把这群真实的孩子搬上大银幕,那这部电影将会拥有无与伦比的真实感和冲击力!这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艺术效果!

两种声音在他的脑海里疯狂地撕扯着。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地敲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