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军侯的拉拢(2/2)
他的话点到即止,但招揽之意已经再明显不过。
王戬沉默片刻。
他明白赵德昌的意思,也清楚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道理。
军侯一系在边军中势力不小,若能得其庇护和资源倾斜,未来的路会好走很多。
但他生性不喜约束,更不愿过早地卷入复杂的派系斗争。
他的力量根源在于自身和系统,而非某位上司的赏识。
想到这里,王戬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抱拳道:
“多谢军侯厚爱!末将惶恐。末将只是一介武夫,蒙军侯提拔,已是感激不尽。如今只想尽忠职守,护卫边疆,暂无他想。”
“军中能人辈出,秦百夫长、徐什长皆乃栋梁,末将愿在他们麾下效力,为我大夏尽一份绵薄之力。”
他这番话,既表达了对赵德昌提拔的感谢,又委婉地拒绝了明确的站队,
同时抬出了秦武和徐宽,表明自己更倾向于留在基层,意思表达得清晰又不失礼数。
赵德昌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但很快便恢复了常态。
他深深看了王戬一眼,知道此子心志坚定,非是言语可以轻易动摇。
“也罢。”赵德昌摆了摆手,语气听不出喜怒,“人各有志。你既愿留在秦皇堡,便好好干。徐宽伤势不轻,需要静养,此后堡内防务,你需多担待些。下去吧。”
“末将遵命!”王戬起身,行礼告退。
王戬离开后,静室内茶香袅袅,烛火跳动,
映照着赵德昌若有所思的脸庞。
片刻,秦武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显然一直在外等候。
“军侯。”
秦武拱手行礼。
“坐吧。”
赵德昌指了指刚才王戬坐过的位置,亲手给秦武斟了杯茶,“你觉得,王戬此人如何?”
秦武沉吟片刻,组织了一下语言,坦诚道:
“勇猛无匹,有军侯当年风采。更难得的是,临危不乱,有勇有谋,并非一味逞凶斗狠之辈。而且……他进步之速,远超常人。今日阵前徒手伏虎,末将自问,也很难做到。”
赵德昌缓缓点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是啊,徒手伏虎……便是放在京城禁军中,也找不出几个。此子绝非池中之物。他今日婉拒了本侯的招揽。”
“军侯是觉得可惜?”
秦武目光微凝。
“可惜,自然可惜。”赵德昌叹了口气,眼中精光内敛,“如此良才美玉,若能收归麾下,悉心栽培,未来或可成为我边军一员擎天巨柱,震慑戎夏。不过……也正在他拒绝了,才更显得此人不简单。”
他看向秦武,语气变得深沉:“他不慕眼前权势,不急于攀附,要么是心有大志,不欲过早受制于人;要么便是……其背后另有依仗,无需依靠本侯这棵大树。”
秦武眉头微蹙:“军侯是怀疑他……”
赵德昌摆摆手,打断了他的猜测,“是或不是,眼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此子潜力巨大,心性难测。既然不能为我所用,也绝不能推到对立面去。”
“林原前车之鉴不远,若非逼得太甚,或许也不至于走到叛国那一步。对王戬,要以怀柔为主,该给的功劳、该升的官职,一样不少,让他感受到朝廷和军中的恩义。”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一丝告诫:“但是,你需记住,对此人,也要心存一份警惕与提防。他的力量增长太快,快得不合常理。”
“要密切关注他的动向,尤其是他与戎夏那边是否还有我们不知道的牵扯。若他安分守己,为国效力,自然是我大夏之福;若其心有异志……”
赵德昌没有再说下去,但眼中那一闪而过的冷芒,已让秦武明白了他的意思。
“末将明白了。”
秦武郑重应道,“会掌握好分寸,既不相逼,亦不放松。”
“嗯。”
赵德昌满意地点点头,端起茶杯,目光望向了王戬离去的方向,沉默不语。
秦武只是恭敬的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