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离别,幼虎(2/2)
王戬带着他的小队,汇入军侯赵德昌的亲卫营中。
他看着身后残破却渐渐恢复生机的秦皇堡,又望向南方剑门关的方向,目光逐渐变得坚定。
……
马蹄踏碎残雪,车轮碾过冻土。
王戬跟随军侯赵德昌的亲卫营,离开了尚带烽火痕迹的秦皇堡,一路西南,朝着剑门卫所疾驰。
沿途所见,触目惊心。
越靠近西方,战争的气息便越是浓重。
原本还算繁华的官道如今冷冷清清,偶尔见到一些拖家带口、面色仓惶的南逃百姓。
他们衣衫褴褛,眼神麻木,看到军队经过,也只是麻木地让到路边,眼中并无多少欣喜,只有深深的疲惫和恐惧。
废弃的村庄随处可见,断壁残垣间,偶尔能看到来不及掩埋的尸体,引来成群秃鹫的盘旋啄食。
王戬沉默地看着这一切。
与秦皇堡那种据险而守、目标明确的战斗不同,
这种蔓延在广阔土地上的疮痍与流离,更直观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破坏力。
他握紧了缰绳。
军侯赵德昌一路上面沉如水,只是不断催促队伍加快速度。
他显然也看到了这些景象,但身为北疆支柱,他唯有尽快赶到剑门,稳住防线。
经过数日不眠不休的急行军,远方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了一道巍峨的轮廓。
那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巨大关隘,城墙高耸,仿佛与背后的险峻山脉融为一体,扼守着通往大夏腹地的咽喉要道。
那便是北疆重镇——剑门卫所!
尚未靠近,一股肃杀凝重的气氛便扑面而来。
关墙上旌旗密布,甲士林立,闪烁着寒光的兵刃远远望去如同森林。
关隘前方,原本开阔的地带被清理一空,挖掘了数道壕沟,设置了大量的拒马和陷阱,显然已经做好了迎敌的充分准备。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战前气息,比之秦皇堡,这里更像是一个巨大的的战争堡垒。
王戬队伍在关外验明身份,穿过层层哨卡,终于进入了剑门卫所内部。
关内更是另一番景象。
这里俨然是一座庞大的军营城市,街道上除了巡逻的士兵,便是忙碌运送守城器械的民夫,气氛紧张而有序。
随处可见伤兵被抬下城墙。
王戬报了到,很快和他的小队被分配到了亲卫营下属的一处营区。
条件比秦皇堡简陋许多,是拥挤的大通铺,但至少能遮风避雨。
……
几日后,王戬身上的伤势已好了七七八八。
他正带着手下兵卒在营区熟悉环境,一名亲兵前来传令:
“王什长,军侯召见。”
王戬心中微动,整理了一下戎装,便跟着亲兵来到军侯赵德昌处理军务的节堂。
节堂内,赵德昌并未披甲,只着一身暗色常服,正站在一副巨大的北疆舆图前凝神观看。
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目光如常地扫过王戬,看似随意地问道:
“伤势如何了?”
“回军侯,已无大碍。”王戬抱拳回应。
“嗯,那就好。”赵德昌点了点头,踱步到王戬面前,语气平淡,闲话家常,“秦皇堡一战,你拳毙山君,本侯虽在乱军之中,却也看得分明,那拳法可是‘伏虎拳’?”
他话语虽淡,但眼神深处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这个世界的功法可是稀缺货,王戬一个边堡猎户出身,如何能会?
王戬道:“都是托贱内的福!”
“白家?”
赵德昌眉毛微挑,沉吟片刻,忽然道:“伏虎拳重意不重形,其核心在于一股降服百兽、睥睨山林的霸道意志,你且看好了!”
话音未落,赵德昌身形未动,只是右拳随意地在身前一摆,一个简朴无华的拳架自然成型。
就在这拳架成型的瞬间,王戬只觉得一股无形的压力陡然降临。
“军侯在指点自己?”
“伏虎之意,以势压之,以力降之,使其畏,使其服!”
赵德昌声音低沉,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重量,敲打在王戬的心头。
“你来试试!”
随即他对王戬说。
王戬低喝一声,便拉开架子。
只是片刻!
赵德昌便上下打量着王戬,脸上的随意和审视彻底被惊讶所取代。
“你……你竟掌握了拳意真髓?!”
赵德昌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这绝非数日之功!”
王戬点了头以示回应。
赵德昌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变得郑重,“伏虎拳潜力无穷,你好生体悟,勤加练习,将来成就不可限量。若有不明之处,可随时来问本侯,下去吧。”
“谢军侯!”王戬抱拳行礼,退出了节堂。
看着王戬离开的背影,赵德昌目光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