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秦武之死(2/2)
如同血人般踉跄着冲回剑门关时,整个关隘都被惊动了。
当那面熟悉的、却已残破不堪的秦字将旗,以及旗下那具被王戬死死护住、却已冰冷僵硬的高大躯体出现在众人眼前时,
所有认识秦武的将士都红了眼眶。
赵德昌闻讯从城头狂奔而下,当他看到静静地躺在担架上,浑身刀伤、血迹斑斑、双目圆睁仿佛犹带不甘的秦武时,
这位素来沉稳的军侯,身体猛地一晃,几乎站立不稳。
他扑到担架前,颤抖着手,轻轻合上秦武未曾瞑目的双眼,
虎目之中,热泪再也抑制不住,滚滚而下!
“秦武!我的兄弟啊……!”
赵德昌发出一声悲怆至极的怒吼,声音撕心裂肺,闻者无不动容。
秦武跟随他多年,是他最倚重、最信任的臂膀,更是生死与共的兄弟!
如今却因一纸荒唐的军令,惨死关外,如何不让他痛彻心扉!
巨大的悲痛瞬间化为了滔天的怒火!
赵德昌猛地站起身,双目赤红,如同一头发狂的雄狮,不顾亲兵阻拦,径直冲向准将韩大同的节堂。
“韩大同!你给我出来!”
赵德昌怒吼着闯入节堂,此刻他已顾不得上下尊卑。
节堂内,韩大同显然也已得知消息,正背负双手站在舆图前,脸色阴沉如水。
看到状若疯狂的赵德昌闯进来,他眉头紧锁。
“赵德昌!你放肆!”韩大同厉声喝道。
“我放肆?”
赵德昌悲愤交加,指着关外的方向,声音嘶哑,“秦武!还有我八百儿郎的性命!就因为那该死的、贪功冒进的军令,白白葬送!”
“这难道不是放肆?这不是草菅人命吗?!你必须给我,给死去的兄弟们一个交代!”
韩大同脸上肌肉抽搐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与痛楚,
但更多的是一种身处其位的无力感。
他深吸一口气,压低了声音,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疲惫:
“德昌!你以为我不痛心吗?秦武亦是难得的勇将!可那是上面的命令!”
“是刘监军亲自督战!”
“你我都清楚,违逆的下场是什么!不仅仅是你我丢官去职,恐怕这剑门关的防务,都要被那些只知争权夺利的蠢货插手!”
“到时候,死的就不止是八百人了!”
他走到赵德昌面前,目光逼视着他,“本将知道你对秦武感情深厚。本将又何尝不惜才?但军令就是军令!”
“突袭失败,是事实!”
赵德昌闻言,如同被一盆冰水浇头,满腔怒火被现实的残酷压得几乎熄灭。
他踉跄一步,声音带着一丝哀求:“……好,军令如山,败了就是败了……我赵德昌认!但秦武为国捐躯,战死沙场,能否……能否请将军上书,为他风光大葬,并追封爵位,荫及子孙?这是他应得的!”
这是赵德昌此刻唯一能为死去的兄弟争取的身后哀荣。
然而,韩大同却缓缓地、坚定地摇了摇头,语气冰冷而残酷,“不能!突袭失败,损兵折将,无功便是过。按律,不予追封,亦无抚恤加恩。”
“本帅若上书,非但不成,反而会坐实他指挥不力、浪战送死的罪名!你让他死后,还要蒙受如此污名吗?”
“你……!”赵德昌气得浑身发抖,指著韩大同,却说不出话来,一股巨大的憋屈和绝望笼罩了他。
兄弟战死,竟连最后的体面都无法保全?
就在这时,韩大同话锋一转,目光扫过节堂外闻讯赶来、群情激愤的将领,声音提高了几分,仿佛是说给所有人听:
“不过……倘若此刻,有人能挺身而出,再次领军突袭,成功焚毁戎夏粮草,扭转战局!那么,本帅便可借此大功,上表力陈秦武将军前番出击,实为牵制、探明敌情,为此次决胜奠定基础!”
“届时,不仅所有战死将士可获抚恤,秦武将军风光大葬、追封荫子之事,本帅一力承担,必向朝廷力争!”
此言一出,节堂内外瞬间一片死寂!
再次突袭?
刚刚才经历了如此惨痛的失败,戎夏人必然防备森严,
这分明是比之前更加十死无生的任务!
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条件!
然而,就在这死寂之中,浑身浴血、身影挺拔的王戬排众而出。
“我来!”
他走到节堂中央,对着韩大同和赵德昌,抱拳躬身,声音因为之前的嘶吼而沙哑,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决绝:
“末将王戬!愿领此命!”
他抬起头,赤红的眼眸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与坚定的意志:
“末将愿率队再袭戎夏大营,不焚其粮草,誓不归还!请将军、军侯,应准!”
韩大同扫视王戬,他沉默片刻,重重一拍案台:
“好!王戬,本帅现擢升你为百夫长,接掌秦武旧部,重组突袭营。准你临机决断之权!你若成功,秦武及其麾下将士身后哀荣,本帅绝不食言!你若失败……”
王戬直接打断了韩大同的话,声音冰冷如铁:“没有失败,唯有成功,或死。”
他的目光看向赵德昌,沉声道:“军侯,请为我等备庆功酒,待我带回捷报,以戎夏统帅之首级和粮草灰烬,祭奠秦大哥在天之灵!”
赵德昌看着王戬,看着这个被秦武视为兄弟、如今又要踏上同一条不归路的年轻人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千言万语化作两个字:
“小心!”
王戬转身,带着一身未干的血迹,走出了节堂。